肝硬化腹水简称肝腹水,正常人腹腔内有少量的游离腹水,一般为50毫升左右,起着维持脏器间润滑作用,腹水形成的机制为钠、水的过量潴留。肝腹水的行成与下列腹腔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有关:
门静脉压力增高
当门静脉压力超过300毫米水柱时,腹腔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吸收减少而漏入腹腔,导致腹水的形成。
低白蛋白血症
当患者体内血浆白蛋白低于31g/L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致血液成分外渗,形成腹水。
淋巴液生成过多
肝静脉回流受阻时,血浆自肝窦壁渗透至窦旁间隙,致胆淋巴液生成增多超过胸导管引流的能力,淋巴液自肝包膜和肝门淋巴管渗出至腹腔。
继发性醛固酮增多
继发性醛固酮增多致肾钠重吸收增加,导致患者体内钠、水潴留,形成肝腹水。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致水的重吸收增加,导致患者体内钠、水潴留,引起肝腹水的形成。
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
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可致交感神经活动增加,前列腺素、心房以及激肽释放酶-激肽活性降低,从而导致肾血流量、排钠和排尿量减少,引起患者体内钠、水潴留。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越来越重视,在预防外来疾病的同时,不少人担心,父辈的疾病会不会遗传到自己身上。其实,如果认识了肝硬化腹水的真面目,自然就有了答案。
肝硬化腹水是不是会遗传给下一代
肝硬化腹水在肝硬化主要合并症中是最常见的,其形成因素较复杂,主要是肝硬化导致门静脉压力过高,动脉有效血容量下降,随后激活某些神经体液因素和肾内因素,造成功能性肾脏异常和水钠潴留而造成腹水。
门脉高压是肝硬化腹水形成的主要原因,也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失去代偿能力的重要标志。如果把静脉血比喻成水流,静脉血管比喻成防水大坝,腹水经过治疗后减少,回流到门静脉的血量增加。这就好比一个大坝蓄水过多,超过大坝所能承受的极限,慢慢地,大坝就会出现侵蚀的情况。因此,如果患者将门静脉压力控制在12毫米汞柱以下时,就很少形成腹水。
肝脏是合成白蛋白的场所。肝硬化时,由于肝功能的慢性、持续性损伤,以及肝实质减少和肝细胞代谢障碍,白蛋白合成明显减少,患者会出现血浆低白蛋白血症,而低白蛋白血症会导致腹水形成。
钠潴留:钠滞留是肝硬化最早的肾功能改变,直接引起腹水产生。一般通过限钠或用利尿剂排钠可使腹水消退,而高钠饮食或利尿剂撤除会使腹水再现。
水潴留:约75%的腹水患者有肾排水功能障碍,这与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有关。通常排水障碍出现在钠潴留之后,轻者尚能正常排水,但超负荷摄水会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和低渗透压。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约1%有自发性低钠血症,只使用利尿剂、血管加压素类药物,或大量放腹水,不进行扩容,将会使患者排水能力进一步受损,形成更多腹水。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客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