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爱吃鲜,故对少数海鲜甚至奉行生吃,以追求爽、脆、鲜、嫩的味蕾感受。专家称,生猛海鲜,尤其是生吃海鲜,不仅容易感染上寄生虫,更可能在病毒性肝炎流行季节里感染上甲肝。
沪甲肝爆发皆因生吃毛蚶所致
与乙肝和丙肝传播途径不同的是,甲肝主要是粪———口传播,典型的“病从口入”。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李刚说,甲型病毒性肝炎是由甲肝病毒(HAV)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肝炎,在初夏尤其高发,因为气温高,甲肝病毒更容易繁殖,因此,甲肝有季节性或食物源性的爆发流行的特点,特别是在生吃或未煮熟食物是很容易引起大面积人群的流行。据了解,1983年和1988年,上海发生两起甲肝的大流行,都因生吃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所致。
甲肝病毒在水生贝类里能存活3个月左右,只有在98℃加热1分钟、紫外线照射的情况下才可将其灭活。所以,毛蚶、蛤蜊等水产品如果粘附甲肝病毒,生吃或半生吃都可能感染上甲肝。
粤约70%成人曾感染过病毒
甲肝的自然感染率很高,在普通人群中,有70%-80%的人都曾经感染过甲肝。李刚说,甲肝病毒通常存活在感染者的粪便里,感染者包括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无症状和体征)两种。如果感染者的手沾染了带有甲肝病毒的粪便,而手又没洗干净,则通过门把手、汽车扶手、公用电话、公用电脑等传染给健康人,当健康人用带有甲肝病毒的手接触食物时,通过进食感染甲肝。只不过感染甲肝病毒之后,大部分人没什么特别的症状,可能自己都不知道已经感染了甲肝。
甲肝病毒主要损害肝脏,少部分免疫力低的患者会有特别严重症状,比如病人会出现黄疸(眼睛、皮肤发黄)、乏力、恶心、腹部胀痛、小便黄等。“目前,我院在感染科病房就有几个甲肝的患者,一般来说,只有出现黄疸或其他严重的情况才需要住院治疗,因为甲肝病毒在体内不能长期生存,一般对症治疗1周至一个月就能康复。”
甲肝跟感冒一样,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不需要使用过多的药物,通常也是以保肝护肝为主,主要是休息和支持疗法。另外,得过一次甲肝的人,一般不会再得甲肝。因为感染过甲肝后,甲肝抗体滴度会逐渐升高,感染者获得稳定而持久的保护性抗体,使免疫力长久保持,甚至终身。对于儿童,最好的预防办法是接种甲肝疫苗。据悉,广东省内适龄儿童(18个月)可免费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
亲人团圆,朋友相聚,欢乐之余离不开请客聚餐,烟台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要注意预防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
医学资料显示,甲肝和戊肝的临床症状相似,初期可表现为畏寒、发热、全身不适,类似感冒症状;继而出现明显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甲肝好发对象以青少年为主;戊肝以中年、老年、孕妇为主,一般散发性戊肝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发生。孕妇患戊肝病死率则高达20%左右,而老年感染了戊肝后病情往往较重,所以戊肝对孕妇和老年人的危害往往更大。
专家指出,甲肝、戊肝均与“吃”密不可分,患者大多是因为“吃”而患上肝炎。食用不干净的食物、饮用被污染的水均可导致发病。中秋节来临,人们往来频繁,聚餐娱乐,更易暴饮暴食,而时下流行的无论是生吃蔬菜、鱼或海鲜,都会让各种细菌病毒有可乘之机,使人致病。而在农村,由于较差的环境卫生、饮水卫生及不良的卫生习惯,使农民也非常容易通过日常生活接触而患上甲肝或戊肝。
烟台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预防甲肝和戊肝主要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保护水源,不要让粪便及污物污染水源。提倡喝开水,努力做到不喝生水。搞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食具、茶具和生活用具等要经常消毒。注意饮食卫生,尽量不生吃海鲜、少吃凉拌菜,剩菜剩饭加热后再食用。及时注射甲肝疫苗,特别是周围有人患有甲肝时应及时注射甲肝疫苗,但目前还没有戊肝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