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是肝脏受到损害,出现肝功能异常的肝脏炎症性疾病。以病毒性肝炎最常见,而肝炎与营养的关系也密不可分。
肝炎慢性期应用素油烹调
方仕介绍,肝炎是肝脏受到损害,出现肝功能异常的肝脏炎症性疾病。以病毒性肝炎最常见,而肝炎与营养的关系也密不可分。“酗酒可以损伤人体肝功能,所以应避免快速、大口饮酒。合理的膳食结构、足够的能量和清洁的饮用水可减少肝炎发生的概率。”方仕说,除此之外,肝炎与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很大关系。
“肝炎临床表现以恶心、厌食、厌油、食欲下降最常见。而它的食疗在急性期和慢性期是各有特点的。”方仕说。他介绍,肝炎急性期的食疗原则为:低脂肪、高维生素、高糖。“应清淡饮食,少食多餐,选用富含营养、易消化吸收的流质或半流质。注意品种多样化和果蔬的供给。采用素油烹调。”方仕说,“慢性期的食疗原则是低脂肪、高蛋白、多维生素。”方仕介绍,首先必须维持能量平衡,即保证自己胖瘦均匀,根据身高、性别等计算出理想体重,然后务必使体重与理想体重保持一致。
“糖类应该占总能量的60%~70%,由主食供应为主;蛋白质应该占总能量的15%,其中优质蛋白质应占50%或以上。而脂肪则应占总能量的20%~25%。”方仕认为,此阶段依然应采用素油烹调且需少食多餐,限制肉汤、鸡汤等含氮浸出物高的食品。
肝性脑病应控制摄入蛋白质
方仕表示,肝性脑病由肝脏疾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症候群,它的最终是导致肝昏迷。
“肝性脑病食疗的目的就是控制患者的能量和蛋白质,减少氨的形成,避免肝昏迷的发生和发展。”方仕表示,在此前提下应提高糖的比例和保障微量元素充足。
方仕介绍,如果是亚临床肝性脑病就应限制蛋白质,而应用乳果糖、乳梨醇等治疗可减轻或消除智能异常;如果是肝昏迷则适合高糖、适量脂肪以及高维生素等(通过管饲);“如果患者处在半昏迷状态但可吞咽则需给予低蛋白流质。”
方仕提醒,消化道出血患者最好暂时禁食;腹水者限钠盐摄入量。
他表示,适宜的能量和足够的糖类可以满足患者脑组织代谢需要,减少组织蛋白分解,维持正氮平衡,促进肝功能恢复;而可以通过口进食的患者则需给予高糖饮食,选用果酱、果冻、果汁、含粗纤维少的细粮和水果。应该严格控制患者摄入蛋白质的质与量,因为这样可以减少氨来源、抑制氨产生、减少氨吸收、防止血氨升高。
同时,方仕指出,肝性闹病患者需要供给必要的脂肪,以提供必需的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促进食欲和润肠通便。胆汁分泌较少者应予限制,避免出现脂肪泻。
增加蛋白质摄入对付脂肪肝
“正常肝内脂肪占肝重的3%~4%。当超过肝重的5%,或组织学上50%以上的肝实质脂肪化时,即为脂肪肝。”在脂肪肝的营养食疗方面,方仕表示,促进其好转、阻止恶化发展的措施总原则是:注意饮食调节、坚持体育锻炼、控制体重增长。
具体到细节方面,方仕介绍,“增加蛋白质摄入可以促进肝细胞修复与再生,利于脂蛋白合成和清除蓄积脂肪。纠正营养不良,给予优质高蛋白饮食及足够的糖类和适量脂肪。”同时,仍需控制能量摄入。
方仕形象生动地向记者举出“脂肪肝一日食谱”:
早餐:馒头(面粉50g),稀饭(大米50g),腐乳10g。
午餐:大米饭100g,韭菜炒鸡蛋,菠菜牛肉丝,西红柿蛋汤。
晚餐:面饼(面50g),小米粥(小米50g),菜花炒肉,豆干炒芹菜。
全日烹调用油15g;全日摄入能量1660kcal左右。
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甲肝的重要环节,加强饮食、水源及粪便的管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共用餐具消毒,最好实行分餐,生食与熟食切菜板、刀具和贮藏容器均应严格分开,防止污染。
甲型肝炎是一种由过滤性病毒感染肝脏所引起的疾病,在发展中国家是非常普遍的。此病一般由肠道传染,例如进食受了病毒沾染而末经煮孰的食物,特别是蚬、蚝等贝壳类食物,或饮用受沾染了的水和饮品。儿童如患上甲型肝炎,病况一般都很轻微,不过成人的情况会较严重,病征包括轻微发烧、食欲不振、全身疲倦、肌肉痛、头痛、恶心呕吐、上腹不适和胀痛肚泻、面色变黄及尿呈茶色,痊愈后患者会终生免疫。
旅游人士只要注意个人卫生及饮食卫生,就可以保护自己免受感染。在预备食物和进食前或如厕后,切记洗手,要避免饮用来源不明的水或含冰饮料,不进食未彻底煮熟的食物,特别是贝壳类海产,或未经煮熟的蔬菜和已切开的水果,这些简单而有效的行动,可以预防感染到甲型肝炎及其他肠胃病,包括食物中毒、痢疾和霍乱。
另外,旅游人士可选择先接受甲型肝炎疫苗或免疫球蛋白的注射。甲型肝炎疫苗须相在相隔六个月内注射两次;由于疫功在注射第一剂后四星期才生效,所以如决定接种疫苗,旅游人士必须在启程四星期前接受第一次注射。注射免疫球蛋白则可以即时带来免疫力达三个月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