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动免疫:
怀疑或害怕甲型肝炎感染,可在接触甲型肝炎传染源后十天内肌肉注射免疫球蛋白0.06ml/kg,若只是纯粹预防而未接触的,例如到疫区旅行的游客,可注射0.02ml/kg,其有效保证期限约三个月。
2、主动免疫:甲型肝炎疫苗的发展有三种型态:
(1)活的减毒疫苗。
(2)杀死的非活化疫苗。
(3)基因工程合成疫苗。
其中非活化疫苗,自1986年研制成功发表后,经临床研究证实安全而有效,故为现今甲型肝炎防治的疫苗主流。十六岁以上成人建议剂量为每一剂量1.0毫升,而一至十五岁儿童剂量为每一剂量0.5毫升,肌肉注射于三角肌部份。标准注射程为0、1、6个月,共三剂,其产生抗体保护性抗体为100%。但有临床实验报告,此种疫苗的免疫性很强,产生抗体在第一剂及第二剂后比率分别是95.7%及99.8%。若有紧急需要时,例如到流行地区旅行,也可间隔两周接种两剂疫苗,但对于可能已经感染但是尚未发病者,或即将暴露于高感染危险区者,必须在不同部份接种免疫球蛋白。这些产生出来的抗体效果极高,而且持续性很久,预估此保护抗体约可时续20年以上。
至于疫苗的副作用,最常见的局部副作用为接种部份轻微疼痛,其次为局部红肿硬块,全身性的副作用包括头痛、发烧、恶心、食欲不振、疲倦等,孩童的发生率略低于成人。
接种的禁忌:对疫苗有过敏、发烧、有感染、血小板低下或出血倾向者须特别注意,以免因肌肉注射而引起出血。目前认为应该接种甲型肝炎疫苗之对象,包括去流行地区的旅客、甲型肝炎病患的家中成员及伴侣、同性恋、血友病者、注射药瘾者、职业或平时接触的环境容易得到感染者及已有慢性B及C型肝炎患者。至于是否成为常规预防接种的项目之一,目前仍然没有定论。
进入深秋,气温逐渐降低,火锅又悄然在市民中热起来,吸引了众多好吃的食客。记者近日从沪上不少医院门诊获悉,因为嗜好吃麻辣烫火锅导致虚火上升的患者不计其数。医学专家提醒市民,除了容易上火外,频繁吃火锅还有甲肝和痛风的隐患。
肉类不煮熟可能感染甲肝
不少爱吃火锅的市民认为,吃火锅菜品款式多样,营养丰富,能保证人体全面吸收多种微量元素及矿物质。很多嗜好者还比较喜欢吃鲜嫩的肉类,往往把食物在火锅里烫一下就吃。其实,这种饮食习惯容易感染一些疾病,例如吃了没有煮熟的海产如贝壳类、蚝、螺等就有可能感染甲肝病毒。病毒学专家透露,在日常环境中,60℃时甲肝病毒可存活12个月,100℃加热5分钟才能杀死病毒。
专家提醒,旋毛虫、绦虫和囊虫这三种寄生虫,都可能通过火锅传播。所以,提醒那些贪图吃鲜嫩者注意,在吃火锅时,要注意肉类的清洁卫生,为安全起见,但凡涮肉片,最好在火锅里煮得久一点,同时,还要看肉片上有无白色、米粒状物质,如有则可能是囊虫卵。
卫生部门也曾发布消费警示,吃火锅时应该注意,涮肉所用肉片越薄越好,颜色太白的百叶、黄喉不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