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等慢性肝病,会影响肝脏正常的生理功能和人体的代谢过程,故骨的代谢也会受到严重影响,从而诱发骨质疏松。
维生素D代谢障碍
无论来源于食物的维生素D还是由皮肤合成的维生素D,都没有活性,不具备生理功用。它们都必须先进入血液,然后进入肝脏,才能进一步代谢为具有活性的维生素D。患有慢性肝病时,肝细胞的功能受到损害,不能发挥其促进肠钙、磷吸收,及肾脏对钙的重吸收功能,从而影响骨的形成。
胆盐的合成和排出障碍
食物中的脂肪主要在小肠吸收,它的吸收要靠胆汁的协助。胆汁是在肝脏合成的,当发生慢性肝病时,胆汁的合成和排出出现障碍,导致脂类吸收不良。体内未被吸收的脂肪酸,就和钙等阳离子结合成为脂肪酸盐,从而影响钙的吸收和骨的形成。
此外,食物中的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K都溶于脂肪,它们随脂肪一起从肠道吸收。当脂肪吸收障碍时,这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也减少,而这些维生素对骨骼的生长发育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维生素D能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肾脏对钙的重吸收,并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而促进骨的形成;维生素K可增加骨细胞内骨钙素的含量,从而促进骨的形成。因此,当这些营养素出现吸收障碍时,也会影响骨骼的代谢。
由此可见,慢性肝病并发骨质疏松的危险性是存在的。除了积极治疗肝脏疾病,患者在饮食上也应特别注意,少吃含油脂多的食物,注意营养的补充。而慢性肝病患者大多食欲不振,要想通过饮食额外补充营养素比较困难。
孕期由于生理及病理的多种原因容易导致肝脏功能不良,如妊高症、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急性脂肪肝、妊娠剧吐以及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等。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血清酶学检查异常,如ALT(氨基酸转移酶)等上升;有时也可出现黄疸。
由于妊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孕妇的肝脏负担,可影响妊娠的正常发展,甚至导致早产、流产、死胎和其它产科情况。同时,妊娠合并肝病,尤其是病理产科或产科并发症可使肝病恶化,甚至出现黄疸、出血倾向、腹水、肝昏迷等严重征象。因此,必须积极对待妊娠期肝功能异常。但是要不要吃护肝药,也同孕期其它用药一样,需遵循孕期用药的几个原则:用药必须有明确的指征,不可滥用药物;应用的药物已被证明对胚胎无害;严格掌握剂量及持续时间,及时停药;有些药物虽可能时胎儿有不良影响,但可治疗危及孕妇健康或生命的疾病,权衡利弊后仍需给药。
常用护肝药包括:
1、维生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不仅是维持机体正常代谢所需,也是肝脏修复所必需。
2、微量元素:施尔康、善存、金维他等是微量元素制剂。
3、联苯双脂:有提高肝细胞的解毒功能、阻断肝细胞突变功能、降酶效果显著等作用,但停药易出现反跳。
4、益肝灵:有效成分为水飞蓟素。
5、肝泰乐:即葡萄糖醛酸内酯,可服100~200毫克,每天3次。
6、阿拉明:100~200毫克,每天3次。
7、门冬氨酸钾镁:对黄疸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有效,对重症黄疸病例的退黄作用比较好,对肝昏迷有促清醒作用。必须稀释后缓慢静滴。
8、山梨醇:有利胆、增进食欲和降酶等效用,可清除肠道的氨。用法:餐前口服20%山梨醇液10~15毫升,每天3次,15~30天为1疗程。
9、中药:丹参、三七注射液有扩张内脏血管作用,改善微循环。
扩肝药种类繁多,治疗机理各不相同,使用不当反会加重肝脏负担,因此应在专科医师严格指导下选择性应用。在应用护肝药的同时,还应注意查明导致肝功能不良的病因,标本兼治,才能达到保护孕妇健康、确保胎儿宫内安全及正常生长的目的。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客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