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4名酒精肝患者中,就有一人可发展成为肝纤维化。1.5%-8%的酒精肝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酒精肝早期一般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只有随着病情的继续发展,继而会出现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以及肝硬化。老百姓有个说法“喝酒脸红的人不伤肝,喝酒脸白的人才伤肝”,这是个很大的认识误区。专家指出,饮酒时脸色的变化并不是人体对酒精耐受程度与代谢能力的等同表现,酒精肝高危人群不可“看脸色喝酒”。因为酒精肝发病隐蔽,很多酒精肝患者往往仅仅依赖保健品“解酒保肝”,忽略了酒精对肝脏的损害延误治疗时机。
肝脏里有一种叫做细胞色素P450的酒精代谢酶,这个酶的活性高低和整个人体代谢酒精能力有关系。当人体大量饮酒时,会造成体内P450酶供给不足,肝脏对酒精的代谢解毒能力下降,进而造成肝细胞损伤。
酒后脸红者肝损伤严重
喝酒脸红,医学上称为潮红,代表身体中的乙醇脱氢酶多,乙醛脱氢酶少,使得酒精的主要成分乙醇转化为乙醛的速度非常快,同时需要肝脏提供大量的P450酶把它们转化为乙酸。饮酒过量,消耗肝脏P450酶多,对身体的损害极大,特别是本身患有肝脏疾病的人,会造成疾病加重或发作。
研究发现:喝酒上脸的人代谢受阻
从医学上讲,‘喝酒脸红的人更能喝’的说法是错误的!专家表示,任何食物进入人体后都要进行消化代谢。酒精代谢主要靠肝脏里的乙醛脱氢酶2(ALDH2)。酒量大的人,体内的乙醛脱氢酶2相对够用。而喝酒红脸的人,说明肝脏内的乙醛脱氢酶2偏少,酒精代谢会因此减慢、受阻,存留体内的酒精刺激血管扩张,导致脸色、及身体其它部位的皮肤发红(如颈部),另外还会出现心跳加快、恶心等醉酒症状。
喝酒脸红的人并不能喝酒,这种结论在国外研究界也已经认定。外国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研究发现,对于体内缺乏乙醛脱氢酶2或这种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人群来说,患食道癌的风险随酒精摄入量的增多而增大。这种风险发生的几率的可能远远大于那些饮酒后“面不改色”的人群。
酒后脸白者切忌过量饮酒
人们通常都认为:“喝酒脸红的人酒量小,喝酒脸白的人酒量大,能喝。”其实,这是错误的。
酒后脸白者,体内高活性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少,主要靠肝脏里的P450酶慢慢氧化,靠体液来稀释酒精。一次大量饮酒易引起昏迷,同时发生急性酒精中毒。
饮酒后,加大了肝脏的负担,同时,心脏的跳动也加快,负担也在加重。为了给主要脏器提供足够的血液,某些人表现出来的是脸白了。其实,这是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信号,或者叫做一种反应。
人喝酒后,8%的乙醇被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其余由肝脏分解。但在过量饮酒后,血压下降。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血压,会使周身的血管和毛细血管收缩,从而保护了大脑和主要器官。这样,势必引起末梢血管血流减少,使脸色变得苍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认为自己量大还继续喝下去,则如同火上浇油、雪上加霜,极易伤害身体。人的酒量大小,主要取决于肝脏分泌的乙醇脱氢酶的数量和活性的强弱。脸红脸白绝不是能喝不能喝的标志。
由此看来,说喝酒脸白的人就能喝酒的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而且也是十分有害的。所以,喝酒脸白的人喝酒时要特别慎重,切不可倚仗脸白而贪杯,一定要维护自身的健康。
酒后脸青者应滴酒不沾
少数饮酒后面色发青的人在乙醇吸收5~10分钟内,面部感到灼热,同时面部或全身皮肤出现潮红、搏动性头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出汗、口渴、胸痛、低血压、晕厥、视力模糊和神志紊乱等症状,医学上叫做“乙醛综合征”,这是乙醇氧化代谢引起显著的血乙醛水平升高之故。酒后面色青者应注意保肝肝脏,远离酒精。
有长期饮酒或大量饮酒习惯的人,平时应正确使用可解酒保肝的中成药保肝,如护肝片等,而不能轻信夸大功能宣传的保健品。出现肝损伤和酒精性肝病后,患者应当积极进行药物治疗,临床上常用的葵花护肝片具有保护酒精引起的肝损伤作用,其机制是含有的五味子成分可诱导人体P450活性,增强肝脏对酒精的代谢解毒能力,柴胡、茵陈等成分也能增强肝脏代谢,从而起到保护肝细胞的作用。专家建议,酒精性肝病患者应戒酒,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保肝药葵花护肝片、水飞蓟素等,并配合维生素B6,维生素C以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进行治疗。
小儿肝脏比成人相对较大,血供丰富,肝细胞再生能力强,但免疫系统不成熟,对入侵的肝炎病毒容易产生免疫耐受。因此,婴幼儿感染乙型、丙型肝炎后容易成为慢性携带者。据报道,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感染乙肝病毒的婴儿有约40%~70%可成为乙肝病毒长期携带者;3岁以前水平传播而成为带毒者则占20%~30%。这些乙肝病毒携带者受丁肝病毒感染的机会较多,并使肝病加重,促进向肝硬变、肝癌转化。
临床上婴儿急性肝炎以黄疸型为主,持续时间较短,消化道症状用显,起病以发热、腹痛者多见。6月龄以内的肝炎患儿发生重型较多,病情危重,病死率高;高热、重度黄疸、肝脏缩小、出血、烦躁、抽搐、肝臭是严重肝功障碍的早期特征,病期12日左右发生昏迷,昏迷后4日左右死亡。年长儿童多以轻型、无黄疸型或亚黄疽型居多,起病隐匿,常在入托或查体时发现。
婴幼儿肝炎的病原以巨细胞病毒感染占第一位,其次是乙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婴儿引起肝炎的特征主要是:
(1)年龄在1~3月龄者占90%。
(2)生理黄疸消退不太马上出现1月龄内黄疸者占45.2%。
(3)隐匿起病者占61.9%。
(4)男婴多见。
(5)血清胆红素85.5~171微摩尔/升者占61.9%,以直接胆红素为主,消退缓慢。
(6)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以低酶多见,小于50单位/升者占78.5%,下降亦缓慢。
(7)并发症多,伴肺炎者占66.6%。
(8)及时治疗者预后较好。
小儿乙型肝炎的表面抗原高峰在5~9岁,而抗体阳性率的高峰在10~15岁;血液中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e抗原的阳性率高于成人;肝脏中乙肝表面抗原的表达与成人相近,而乙肝e抗原的表达明显低于成人。另外20%~30%的慢性乙型肝炎患儿有肝外系统表现,特别是肾损害;皮肤常见痘疹样皮疹。
休息和营养是小儿肝炎治疗的关键。小儿好动,不知疲倦,一定要用讲故事、听广播、看电视、做气功、午睡等方法安排好小儿休息与活动。用易消化吸收、富于营养和色香味美、小儿爱吃的半流食提高小儿食欲。当食欲恢复时要控制进食过多,以免伤及脾胃,影响肝脏康复。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客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
舒肝,清热,利湿,祛黄。 用于黄疸和无黄疸型急性传染性肝炎。
健客价: ¥14.5恩替卡韦片:本品适用于病毒复制活跃,血清转氨酶ALT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学显示有活动性病变的慢性成人乙型肝炎的治疗。 复方鳖甲软肝片:软坚散结,化瘀解毒,益气养血。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以及早期肝硬化属瘀血阻络、气血亏虚兼热毒未尽证。症见:胁肋隐痛或胁下痞块,面色晦暗.脘腹胀满,纳差便溏,神疲乏力,口干且苦,赤缕红丝等。
健客价: ¥1620中毒性肝脏损害:用于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支持治疗。
健客价: ¥36收敛,益气,解毒,降谷丙转氨酶。用于急、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和肝功能不良。
健客价: ¥12有降低谷丙转氨酶,保护及促进肝细胞再生功能。主要用于急性肝炎、慢性迁延型肝炎和早期肝硬化等症。
健客价: ¥29有降低谷丙转氨酶,保护及促进肝细胞再生功能,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等症。
健客价: ¥36用于急、慢性肝炎,初期肝硬化,中毒性肝损害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25疏肝理气,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转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
健客价: ¥18收敛,益气,解毒,降谷丙转氨酶。用于急、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和肝功能不良。
健客价: ¥16具有抑制甲胎蛋白升高的作用。用于肝炎,肝硬化,肝癌。
健客价: ¥57具有抑制甲胎蛋白升高的作用。用于肝炎,肝硬化,肝癌。
健客价: ¥42疏肝健脾,消热散淤,保肝护肝,软坚散结。用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损害
健客价: ¥45健脾养肝,凉血活血,软坚散结。用于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后早、中期肝硬化、表现为肝脾两虚、瘀热互结症候者,症见胁肋胀痛,脘腹胀满,神疲乏力,口干咽燥,纳食减少,便溏不爽,小便黄等。
健客价: ¥76疏肝理气,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转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
健客价: ¥9.9疏肝理气,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转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等。
健客价: ¥15疏肝理气,清化湿热,活血化痰,滋养肝肾。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
健客价: ¥22疏肝理气,清化湿热,活血化痰,滋养肝肾。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
健客价: ¥58疏肝理气,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转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
健客价: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