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病情初发时,病人会出现疲乏无力、不想吃饭,小便颜色加深,有时伴有发烧等症状,严重时眼睛、皮肤发黄。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到医院检查。
预防甲肝除在生活上注意清洁外,注射甲肝疫苗也是非常有效的预防手段。对患者的粪便及被其污染的用具要加强消毒处理。
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显性感染和无临床症状的隐性感染两种类型。成人感染后多表现为显性感染,而儿童或老人感染后易表现为隐性感染。
甲肝的临床表现和年龄的关系
儿童(<5岁)成人
隐性感染发生率80—95—25%
黄疸或其它临床表现的发生率5—20u—90%
完全康复99%+98%+
14岁及以下甲肝的死亡率0.1%
15-39岁甲肝的死亡率0.1%
40岁及以上甲肝的死亡率0.1%
1、一般认为本病无慢性甲肝病毒携带者,但近年发现急性甲型肝炎有迁延不愈者。1988年上海甲型肝炎流行后期,有1.5%~18.5%呈慢性病程。sjogren等追踪256例急性甲型肝炎,有17例临床治愈后复发,抗-havigm阳性,粪中又检出甲肝病毒(hav)。本病在农村10岁的儿童约80%已感染hav,而一些大城市10岁儿童仅15%具有对hav的免疫力,感染hav的年龄后移,故成人甲型肝炎发病日渐增多,如1988年上海甲型肝炎暴发流行31万余人发病,20~39岁年龄组高达89.5%。
中国的甲型肝炎流行情况仍然十分严峻,是甲肝的高发区。根据1992年全国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中国人群的甲肝平均感染率达80.9%,以农村高于城市(84.1%:76.3%)长江以北高于长江以南(86.7%:75.5%)西部地区高于中、东部地区(86.7%:79.8%)为特征。农村15岁以下,城市25岁以下青少年仍是最易患甲型肝炎的人群。1993年-2001年间《疾病监测》中“全国乙类传染病疫情动态情况简介”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平均每年24万人罹患甲型肝炎,发病率高达21.4/10万。专家估计实际情况远高于统计数字,每年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可能为240万,而甲型肝炎就占一一半左右,达120万/年。我国人群甲肝抗体流行率总体上约为80%,但在大城市和发达的江浙皖沪等地,人群易感者正逐年增加,有暴发流行的可能,这种危险将长期存在。
2、甲型肝炎的传播方式和途径
甲型肝炎病毒的生存能力很强,传染性强,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粪口途径(水、食品、密切接触),其他途径有血液传播、垂直传播等。
3、甲型肝炎的易感人群
⑴职业易感人群
处理污物或污水的工人。
食品行业从业人员。如果他们接触那些没有包装的食品,而这些食品是没有经过烹调的,他们就有可能受到感染。如果工作人员感染了hav,他们就会污染食物,从而有可能造成在使用这些食品的人中发生爆发流行。
与儿童接触的工作人员。如在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等工作的人员。
医务工作者。
实验室从事检验的人员。
生活在低传染地区到中度或高度流行地区旅行、出差的商人、外交人员、军人等。
⑵个体易感者
生活在低传染地区到中度或高度流行地区旅行的个人。
与易感hav接触的人(集体、监狱、多人口家庭)。
儿童-主要病毒宿主,是儿童-成人传播方式的传染源。
患慢性肝病的人,他们对hav十分敏感。
多次输血的人。
静脉吸毒者。
男性同性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