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肝病频道 > 肝病治疗 > 肝病用药 > 中药和西药哪个肝毒性更严重?结果就是中草药肝毒性被放大

中药和西药哪个肝毒性更严重?结果就是中草药肝毒性被放大

2016-12-24 来源:养肝堂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随着中草药及相关产品的广泛应用,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消费者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特别是肝损伤的报道呈明显升高趋势。

   近年来,中草药的副作用尤其是肝毒性的问题,引起激烈讨论。其实,国内外首个专门针对中草药致肝损伤的诊疗技术标准《中草药相关肝损伤临床诊疗指南》早就科学规范中草药相关肝损伤诊断和治疗。

 
  ”
 
  临床上存在夸大中草药毒性的现象和问题
 
  随着中草药及相关产品的广泛应用,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消费者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特别是肝损伤的报道呈明显升高趋势。由于缺少特异性诊断指标,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准确诊断仍然是国际性难题。而囿于中草药组成和临床用药的复杂性,HILI的临床诊断更加困难,回顾分析HILI相关临床文献,相当部分的病例缺少直接和确凿的客观证据,其诊断结果仅为“可能”,准确度和可信度高的HILI临床诊断并不多。
 
  同时,由于影响中草药肝毒性的混杂因素众多,中草药成分复杂、多为复方配伍导致中草药肝毒性机制难以阐释明确,另外个体特异体质的差异等因素,均导致HILI临床确诊尤为困难。特别是目前HILI临床诊断过程中,极少病例详细记载导致肝损伤的中草药组成、来源、剂量等资料,几乎未对这类中草药进行生物学鉴定,导致HILI误诊更易发生,难以确定致病药源,这些都加大了HILI的诊断难度。
 
  另外,“非西药,即中药”的片面性诊断思维,以及肝损伤药物构成比统计方式不合理等问题,临床上存在夸大中草药毒性的现象和问题,既不利于对患者的客观诊断和治疗,也易造成舆论误导,使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受到损害。
 
  中草药引起的肝损伤所占比例低于化学药
 
  “目前大多数报道将中草药作为一个整体,与某一类化学药、甚至某一种化学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比较,从而得出中草药导致肝损伤药物所占比例较高的片面结论。”然而中草药按功效分为解表药、清热药等21大类,化学药分为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等11大类,以此将中草药和化学药分别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并列比较,发现中草药引起的肝损伤所占比例低于化学药。
 
  为避免因分类不科学而导致中草药占导致肝损伤药物的比例差异,目前已经对导致肝损伤的药物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比较:一级分类将导致肝损伤药物分为中草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剂;二级分类将中草药、化学药分别按功效进行分类比较;三级分类将中草药和化学药的某一具体品种进行对比。
 
  小结
 
  目前临床上中药与西药经常联合应用,一些中成药中也常含有西药成分,如维C银翘片、感冒灵颗粒等均含有可致肝损伤的对乙酰氨基酚,这就导致临床上很难确定肝损伤致病药源是西药还是中药。部分中草药药名混乱、质量参差不齐导致中草药混伪品存在,某些中草药存在残留农药及重金属和微生物毒素等有毒物质,但这并不能成为中药肝毒性比西药严重的证据。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