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型肝炎病毒导致每年大约2000万人感染。由此而导致每年大约300万人患急性病症,而7万人死亡。这对孕妇来说是特别危险的,孕妇感染戊肝后病死率特别高,尤其是妊娠中晚期感染戊肝的孕妇,病死率可高达20-39%[1]。
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1/3的人口曾感染过戊型肝炎病毒。南亚和东亚每年约发生650万例戊肝,导致16万人死亡及2700例胎儿死胎。
我国近年戊肝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已在成人急性肝炎中位居首位。[2]戊肝临床表现和甲肝类似,主要以乏力、厌油、恶心、食欲不振,并伴有肝区疼痛,皮肤、小便发黄等症状为主,但症状比甲肝重,易出现重型黄疸型肝炎,病死率约为甲肝的100倍。
孕妇易肝感染年龄
孕妇感染戊肝高峰在26-35岁之间,感染率随孕期增加而增高,少数患者可发展为肝衰竭;我国妊娠合并戊肝患者易转为重症肝炎,黄疸尚未达到重症肝炎水平即可发生不同程度的肝性脑病。出血、子痫、肝衰竭是戊肝病毒感染孕妇的常见死亡原因,死胎也是常见现象,即使胎儿幸存,出生后戊肝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会升高。目前尚无针对孕妇感染戊肝的特殊治疗,如病情严重,应及时终止妊娠。
应接种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强调,接种疫苗不只是儿童的专利,青年和成人也需要进行免疫接种。随着普及力度的增加,流感疫苗、肺炎疫苗、乙肝疫苗、戊肝疫苗等成人疫苗逐渐被人们熟知及主动接种。
专家提醒,成人急性病毒性肝炎中戊肝发病已居首位,应引起足够重视,尤其是想要结婚生育的女性、老年人、慢肝患者、学生、前往戊肝高发区的旅行者等人群应高度关注戊肝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