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肝全碎,左肝也碎了大半……”从广西来贵州做生意的林凯(化名)去年遭遇了一场严重车祸,除了股骨骨折外,肝脏几乎全部碎裂。医生在近一年的时间内为其进行三次切肝、接胆管手术,救回他的性命。医生介绍,该次救治时间跨度长、手术难度系数均超越了以往的病例。昨日,该病例的主治医生,讲述了治疗中一波三折的经历。
遭遇车祸
肝被撞碎
20岁的林凯从广西来到贵州省紫云县做生意。去年三月,因为饮酒后驾驶摩托车和路边的货车相撞,造成右股骨干骨折,腹腔实性脏器破裂,失血性休克……随后他被送往省人民医院进行救治。
林凯的主治医生、省医急诊科副主任范伟表示,当时检查发现,林凯的整个右肝及部分左肝已发生毁损性损伤,能存留的肝脏大概约35%,胆总管、右肝管及部分左肝管毁损。
范医生说,虽然五个多小时的手术后最终使患者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是术中失血近5000ml,相当于更换了一个正常人全身的血液,情况十分危险。考虑到林凯比较年轻,再生功能较好,医生决定将其右肝及部分左肝切除,左肝管放置两根引流管,暂时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肝脏有应急再生功能,我们打算等切除的肝脏‘长’回原来的大小,再拔出引流管,重建胆汁体内循环。手术中预埋了两根引流管,将肝脏分泌的胆汁引出体外。”范伟说。
首次手术后
身体出意外
第一次手术后,林凯在医院观察了近一个月才得以出院,但由于护理不当,引流管被不慎拔出,去年7月他再次回到医院复诊,预备进行二次手术——虽然肝脏已经长回原来的大小,可是由于引流管拔出,导致分泌的胆汁无法排出,造成胆汁性粘连,情况非常危险。
手术时,医生发现剩余的左肝已经代偿性增大至原来大小,剩下左肝管及肝门部的血管已经被挤压转位到后方,尤其是肝管脱落拔出后,胆汁长期刺激右上腹,导致肝脏与膈肌、腹壁、胃及结肠等粘在一起。“完全无法辨认残留的左肝管,并且分离粘连非常困难,(手)术中出血多。”手术进行不到一半,已更换了近4000ml血液,为了避免出现更大的出血危机,范医生决定暂停手术,并向家属提出一个艰难的建议。
“建议患者转到更发达地区的大医院继续手术,因为手术难度过大,我没有把握,这是我从业生涯中首次建议病人转院。”范医生说,当时,患者家属经过一番权衡之后,仍选择在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于是范伟的团队决定再放置引流管,3个月后进行第三次手术。
补好“漏点”
患者康复
今年春节过后,林凯和家人如约来到省医,打算进行第三次手术,因长期缺乏胆汁,他的体重已从130斤消瘦到了不到80斤。范医生解释道,正常人每天分泌胆汁和胰液各1000ml及700ml,混合之后刺激消化酶的产生,帮助人体消化。患者的胆汁长期没有正常地进入消化器官,他又不愿意进行体外补充,因此他才急剧消瘦。
范医生说,除了病人的急剧消瘦令人担忧外,二次手术面临的困难仍存在,因为病人残余的左肝管已旋转到后方,最关键的是林凯残余的左肝管完全不扩张,加上腹腔粘连非常严重,常规的方法无法找到细小的肝管。
范医生打了个比方,肝管好比是一个水管,现在水管漏了,常规的处置方法是找到漏点,并补好再重新接回肠内。但是现在肝脏解剖位置完全变了,细小的肝管也无法找到,所以他们决定纵向将肝脏劈开,然后寻找胆管。
手术中,最后在纵向剖开的位置找到了一根直径0.3mm左肝管,“既然无法找到以前那根肝管,现在找到这根,再进行重新建立,就好比重新布置管道,重建水流系统。”之后,他们再将空肠与肝管进行了对接,最终解决了病人胆漏的问题。
经过一个多月的恢复,目前,林凯已脱离危险,康复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