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通外科病房复查的患者孟女士高兴地对病友说:“大夫把我坏了的肝和结肠肿瘤都切除,我又重新活过来了!”
65岁的孟女士来自山西,7个月前被当地医院诊断为“乙状结肠癌伴肝脏多发转移”,辗转多家医院后,均因肝脏转移瘤过多被判无法手术。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就诊时,大夫发现孟女士肝转移瘤主要在右肝,左肝仅有2枚转移结节。传统的手术方式是将右半肝和左肝肿瘤局部一次性切除。但由于患者左半肝体积过小,传统的手术方式因造成术后残肝体积不足而被否定;而患者接受过6个周期的化疗,若放弃手术继续化疗,会因化疗不敏感导致肿瘤进展而危及生命。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外科结肠癌肝转移多学科团队反复讨论,决定由普外科主任修典荣教授带领的团队为患者实施“全腹腔镜ALPPS联合结肠癌根治术”,手术分两次完成。3月13日,第一次手术先切除左肝肿瘤局部、保留右肝,并通过结扎门静脉右支、劈离左右肝加大对左剩肝的营养供给,促使左肝体积快速增大,为二次手术创造条件。术后7天检查发现,左半肝明显增大、肝功能良好。3月23日,第二次手术,在腹腔镜下切除右半肝和结肠癌。术后第二天孟女士就返回普通病房,现在复查的结果显示恢复良好。
修典荣主任介绍,结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约25%会出现同时性或异时性肝转移,中位生存期约18个月。而可切除的结肠癌肝转移,其5年生存率可达40%。由于肝转移瘤多数为多发,往往需要行大块肝切除术方能完全切除。因患者多接受过长期化疗,肝损害较重,很多人往往无法接受手术。目前国际上多采用的增加剩余肝脏体积的方法,需要术后4-6周才能进行第二次手术,部分患者会因等待期内新发肿瘤而失去二次手术机会。全腹腔镜ALPPS联合结肠癌根治术属于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能快速增加剩余肝体积,在术后7-10天即可进行二次手术,使更多患者获得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经文献检索,国内外尚无报道。
微创医学微而不凡
中国首个微创医学与设计艺术的跨领域创作实践活动—— 2015波士顿科学中国设计挑战赛“YI术之美”跨界创作日前在京启动。
微创医学近年来以其创新和突破,成为引领现代医学发展的一股先锋力量。微创疗法的创口通常为穿刺针眼,即使是切口,通常也仅为1-5厘米。而且,微创疗法的小创口都比较隐蔽,例如颈部甲状腺的小创口在胸部,预防心脏内血栓脱落的微创疗法仅在大腿有小创口,乳腺手术的小创口在腋下……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理事长白书忠教授说,创伤小、恢复快、负担轻是医疗科技创新的主要方向,诊疗高效性和更佳的患者体验是医疗健康的需求。此次挑战赛邀请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艺术先锋力量,与心脏、心血管、消化、呼吸、泌尿等领域的国内微创医学骨干医师进行联合创作,以“微而不凡”为主题,向大众展现微创医学的微、精、妙,将于7月底呈现创作作品。大众将能更直观地了解微创手术,比如,为什么心脏微创手术的起点不在胸腔而是在腿部?3D技术如何辅助微创医师提高手术的安全系数和效率?用于控制重度哮喘病情的微创疗法的“手术刀”为何竟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热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张澍田教授是受邀参加此次挑战赛的微创专家医师之一,他表示,微创疗法中运用的治疗理念和技术非常前沿,治疗方式也与传统的药物治疗、开放式手术治疗存在很大差异,因此造成了大众对于微创医学的认识难点。借由人们容易感知的艺术表现形式,可拉近公众与微创医学的距离,推动微创诊疗解决方案的应用和普及。
用于治疗乳腺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鼻咽癌。
健客价: ¥137适用于不能手术的晚期或者转移性胃癌的一线治疗,适用于结肠癌辅助化疗,适用于结肠直肠癌的化疗、乳腺癌单药化疗或者联合化疗,详见包装内部说明书。
健客价: ¥410主要治疗消化道肿瘤,对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有一定疗效。也可用于治疗乳腺癌、支气管肺癌和肝癌等。还可用于膀胱癌、前列腺癌、肾癌等。
健客价: ¥28结肠癌辅助化疗:卡培他滨适用于 Dukes’ C 期、原发肿瘤根治术后、适于接受氟嘧啶类药物单独治疗的结肠癌患者的单药辅助治疗。其治疗的无病生存期(DFS)不亚于 5-氟尿嘧啶和甲酰四氢叶酸联合方案(5-FU/LV) 。卡培他滨单药或与其他药物联合化疗均不能延长总生存期(OS),但已有试验数据表明在联合化疗方案中卡培他滨可较 5-FU/LV 改善无病生存 期。医师在开具处方使用卡培他滨单药对 D
健客价: ¥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