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我国及发展中国家的重大疾病。在这一疾病中,乙肝病毒必须要进入人的肝细胞,才能造成持续性感染及肝细胞的损害,故乙肝病毒的肝细胞受体,是病毒进入肝细胞的关键步骤,也是攻克乙肝的重要靶点。这一受体是全球科学界找寻了约半个世纪的难题。
近日,本网获悉,中山大学王一鸣、高志良教授的课题组基于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NTCP是乙肝病毒的肝细胞受体。至此,我国科学家已完成了从体外至病人的乙肝病毒受体的研究,成功发现这一受体。由于乙肝病毒和丁型肝病毒性肝炎(丁肝)肝病毒共用同一受体,这一受体也是丁肝病毒的肝细胞受体。
在对乙肝病人的研究中,王一鸣和高志良教授的课题组还在乙肝病人的研究中发现我国南方人群中普遍存在的这一受体的变异基因p.Ser267Phe,具有使携带者有更强的抵抗乙肝病毒感染的作用。仅这一变异就防止了约13%的乙肝病人的出现。这一变异同时还有防止慢性乙肝相关肝衰竭的作用。这为彻底治疗乙肝的新药研发,提供了药物靶点及前期研究基础。
除中山大学、华大基因的团队外,香港大学沈柏松教授团队,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刘劲松教授团队及中科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研究所徐书华研究员均为这一研究的成员。做出主要贡献并列第一的作者为彭亮、赵强和李奇斌。
据了解,该研究成果于2015年2月在国际医学期刊hepatology(IF:11.19)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