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肝病频道 > 肝病科普 > 肝病新闻 > 中毒痛风肝吸虫,到底应该怎么吃鱼?

中毒痛风肝吸虫,到底应该怎么吃鱼?

2015-01-30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俗话说“畜肉不如禽肉,禽肉不如鱼肉”。鱼因其美味和营养,历来是广受大众喜爱的食物。当初老祖宗造字,就把“鲜”字归于“鱼”部,将鱼当做“鲜”的极品,吃鱼的好处显而易见,但食不得法,也会给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甚至惹上重疾。

  这样吃鱼惹重病

  1、生吃鱼片易得“肝吸虫病”

  很多人都喜欢生鱼片的鲜嫩美味,这在江河污染日渐严重的今天这种鲜美却是要付出疾病的代价。生吃鱼片对肝脏很不利,极易感染肝吸虫病,甚至诱发肝癌。人通过吃生的或半熟的含肝吸虫活囊蚴的淡水鱼虾和淡水螺类被感染的几率极高,目前我国仅在广东省就有数以百万计的肝吸虫患者,其中不少人正是因为生吃鱼虾而染病。

  2、擅吃鱼胆解毒不成反中毒

  鱼胆是一味中药,中医常用它来治疗目赤胆痛、喉痹、恶疮等症。民间也因此流传吃鱼胆可以清热解毒、明目止咳的说法,所以尽管鱼胆味苦,总有人跃跃欲试。擅吃鱼胆极其危险,极易引发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专家指出,鱼的胆汁中含有水溶性“鲤醇硫酸酯钠”等具有极强毒性的毒素,这些毒素既耐热,又不会被酒精所破坏,因而无论将鱼胆烹熟、生吞,或是用酒送服,均可发生中毒。

  3、空腹吃鱼可能导致“痛风”

  在减肥风潮日盛的今天,不少人喜欢只吃菜不吃饭,空腹吃鱼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这却很可能导致痛风发作。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增加而引起组织损伤的疾病。而绝大多数鱼本身富含嘌呤,如果空腹大量摄入含嘌呤的鱼肉,却没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来分解,人体酸碱平衡就会失调,容易诱发痛风或加重痛风病患者的病情。

  鱼头炖豆腐营养加倍

  说起跟鱼头相关的菜肴,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剁椒鱼头。我给大家推荐鱼头的一个绝妙搭档——豆腐。

  “鱼头豆腐”是苏菜中一道名菜,乾隆皇帝曾对其赞不绝口。这道菜不仅美味,在营养搭配上也特别科学。一方面,豆腐富含优质蛋白质,但其中的蛋氨酸较少,而鱼中这种氨基酸非常丰富,丙氨酸含量相对较低,所以两者搭配可取长补短,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另外一方面,用石膏或卤水点成的豆腐,含钙和镁较高,而鱼头中含有维生素D,有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

  适合炖豆腐的是鲢鱼头和草鱼头,特别是鲢鱼头,头大、肉多、刺少。需要提醒的是,鱼头一定要新鲜,否则其中可能含有害物质。

        吃哪一种鱼比较安全?

  肝吸虫病理论上跟三文鱼等海鱼没啥关系,“吃货”可以放心。但是,淡水鱼则是肝吸虫“囊蚴”的宿主,鱼肉煮熟无害,若常吃淡水鱼生,则有被感染的风险。

  从未在三文鱼体内发现肝吸虫

  据广东医学院人体寄生虫病教研室专家称,肝吸虫其实与海鱼无关,目前,从未在三文鱼等海鱼体内发现肝吸虫。海鱼体内还存在其他寄生虫,但感染人的案例也非常少。东莞市人民医院、东华医院等多家医院感染科主任表示,肝吸虫病例在东莞比较少见。东莞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殷思纯认为,理论上来说,吃三文鱼不太可能得肝吸虫病。东华医院感染科主任郑伟则表示,由于三文鱼在运输、储存、制作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污染,所以也有存在患病风险的。这种风险表现在有些小餐馆不注意饮食卫生规范,将深水和浅水鱼虾混杂放置,或使用同一个砧板,这样就有可能使浅水鱼虾携带的肝吸虫囊蚴进入深水鱼虾,导致肝吸虫病的发生。

  成虫在人体内可存活20至30年

  肝吸虫“囊蚴”进入人体后,成虫会从囊壁中破壳而出,在肝胆管“安家”,存活期达到20-30年,不断生长,最大可长到葵花籽大小。曾有过从病人肝胆管中取出2万余条成虫的临床案例。肝吸虫在肝胆管中寄生,长期发展可能会诱发胆结石。中度感染临床可表现为身体虚弱、肝部疼痛、腹痛、肝肿大等;重度感染则会诱发黄疸、肝腹水、肝硬化等严重后果。郑伟介绍,患病后,人可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部不适、腹痛、头晕、头痛、肝区痛等多种症状,这是很多疾病的共性,所以早期很难判断。

  普通打虫药没用早期治疗靠吃药

  肝吸虫感染早期治疗方法比较简单,主要是药物治疗,使用吡喹酮,至少一个疗程,通常为3天。“药物治疗主要是驱虫”,郑伟说,方法简单,但不一定能痊愈,如果虫未驱除干净,还有复发可能。郑伟提醒,普通的打虫药并不管用,比如肠虫清,只能清除蛔虫、绦虫等。如果肝吸虫病情拖延,已发展为肝硬化等,治疗起来就比较困难了。这个时候的治疗关键就不是驱虫,而是保肝了。

  淡水螺是其发育必须介质

  毛蚴生命力很弱,在人体中会很快死去。只有被淡水螺吃进体内,才能进入下一生命历程。毛蚴在淡水螺体内,经历胞蚴和雷蚴阶段,最终发展为尾蚴排出体外。尾蚴形状跟蝌蚪类似,比毛蚴大一倍以上。珠三角流域的外来物种亚马孙淡水螺大量繁殖,激化了肝吸虫病的传播。

  切薄片放冰上,芥末葱姜加酒可好?

  肝吸虫“囊蚴”藏在淡水鱼和虾体内,“囊蚴”是一种无色圆球,表面有囊壁保护,低倍显微镜放大100倍可见。有的一条鱼体内就有几千条。因为有囊壁的保护,“囊蚴”生命很顽强。鱼生餐馆把切成薄片的鱼生放在冰上,认为可起到杀虫效果,其实无效,“囊蚴”在4摄氏度低温下可以生存1个多月。此外,芥末、酱油、醋、葱姜蒜和高度白酒,也没有杀虫效果。但“囊蚴”极其惧怕高温,鱼肉切至薄片,放入沸水中一秒就会死去。

        温馨提示:各位爱吃鱼的人士,为了肝脏健康,不管吃什么鱼、或者别的什么食物,最好都要煮熟吃,这样才能更好的预防,切不可因为生食美味导致重病!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