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波忙碌一天,每个人都希望晚上能有个高质量睡眠,可有些人总会被夜尿困扰而无法安心睡觉。虽然夜尿并不代表身体一定出现问题,但是如果频繁夜尿,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一般来说,正常人24小时内排尿量在1000-2000 ml内,平均1500 ml。夜间排尿次数0-2次,排尿量500 ml左右,占总排尿量的1/3。如果夜间排尿超过两次,排尿量大于500 ml,那么就视为夜间多尿。夜尿频繁不仅会降低睡眠质量,还有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是由于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多,引起持续性高钙血症,导致烦渴、多饮、多尿。临床上血钙升高、血磷降低、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增高等是该病最主要的特征,发现多饮多尿后再结合临床定性检查可确诊。
前列腺炎
前列腺疾病是男性常见的健康问题,发病率较高,在炎症早期夜间排尿次数会明显增加,如果出现尿频、尿不尽、尿无力甚至尿失禁等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做检查,防止炎症进一步向前列腺癌发展。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和消瘦。
一般来说,葡萄糖通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管内,在肾小管内的葡萄糖绝大多数又被重吸收而不会随尿液排除。而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尿液当中有大量的糖排出去,最后会引发溶质性的利尿,这样就会有多尿的症状。所以夜晚如果排尿次数比较多,还需要小心确认是不是糖尿病。
夜尿症
夜尿症是常见的下尿路症状(LUTS)之一,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高,高体重指数、吸烟、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夜尿症的高危因素。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烦渴、多饮、多尿等。
抗利尿激素是维持人体内正常渗透压的重要因素。抗利尿激素主要通过位于肾集合管的V2受体起作用,其激活后使水的重吸收增加,减少尿液的生成。抗利尿激素昼夜节律的异常是导致夜间多尿的主要原因。
国际泌尿疾病咨询委员会、欧洲泌尿外科协会和“夜尿症中国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18)”等多国指南均推荐去氨加压素(DDAVP)治疗夜间多尿症。
维持身体健康,自身要有良好的保健意识。如果夜尿次数超过两次,每次尿量比较多就需要引起注意,至于到底是哪种疾病,还需要到医院做进一步的定性定量检查诊断,确定病因才能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