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病友看到说明书里写出的不良反应很多,心理不踏实,不敢服药。其实是有的药品上市时间长,用量多,用药反应的临床资料积累比较多,说明书罗列的不良反应可能就越多。有的药品由于上市时间短,不良反应报告少。说明书记录的不良反应就比较少。所以,药品说明书中记录的不良反应多,不一定不安全。不良反应少,也不一定完全安全。
一是用药的利弊权衡,如果用药治疗益处大于不良反应的危害,那么就必须用;
二是很多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品使用剂量和时间有关,且发生率很低。比如某个感冒药说明书里写有肝损害的不良反应,但是发生率仅仅为千分之一或万分之一,或者长期大量使用才会出现。只要适当掌握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是可以将不良反应降到最低;
三是一些特殊病理和特殊生理的病友,疾病治疗需要与药品不良反应存在矛盾时,可以联合用药抵消不良反应。如某胃溃疡活动期患者,同时患有心血管疾病,需要服用阿司匹林抗凝,阿司匹林常见不良反应就是对胃肠道的刺激性。此时可以咨询医师或药师联合用药减少不良反应,也可以选用其他对胃肠道无刺激的抗凝药。
因为药品不良反应除了药品因素外,还有个体差异,所以少数人会发生药品说明书以外的不良反应。另外,一些药品上市后,随着用药大众化,一些在试验阶段没有出现的不良反应也会表现出来。所以,国家会不定期地发布药品安全警示和修改药品说明书。
当然要尽快就医或咨询药师,明确是否为药品所致,不可自行处理,以免影响病情。如果经过专业人士的检查后确定不良反应为药品所致的可能性大,那么可以根据发生的严重程度,给以停药、减量、换药等处理,并及时向当地药品监管部门上报。
药品千万种,安全第一条。
是药三分毒,合理用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