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都挺好》一剧播出以来,苏大强这一父亲的形象备受热议。
昨晚,这部电视剧迎来大结局。然而,这时的苏大强却病了:忘了女儿住哪里,忘了给老朋友买早餐,忘了自己已经在菜中加过了盐……
在赚足观众眼泪的同时,也为老爷子前期的“作妖”行为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他,是一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也是最常见的一种认知障碍症。
这种疾病的可怕之处不仅在于慢慢带走患者的记忆、认知甚至行动能力,还在于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在这一疾病的前期与早期时,就会出现一系列的性格和行为改变。
具体而言,是指记忆、生活能力看起来都没有异常的人,出现
持久的行为异常或性格改变。有的表现为易怒或淡漠,有的则变得轻佻或退缩,甚至出现妄想和猜疑。
是不是与剧中苏大强形象不谋而合?
然而,绝大多人对这一疾病鲜有了解,即使是清华毕业,斯坦福名校加持的苏明哲,纵横商界多年的苏明玉也不例外。
直到后来苏大强病情进展为阿尔茨海默病,三个儿女才追悔莫及。
实际上,阿尔茨海默病已有百年历史,但其中机制迄今未明。
即使是最具代表性的β淀粉样蛋白假说和Tau蛋白假说,以此为依据进行相关靶点的药物开发,仍然是频频折戟。
近日,美国生物技术公司Biogen和日本
制药公司卫材宣布,提前终止两项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的3期临床试验,同时终止的还有一项2期临床试验的安全性研究。
再往回看,去年6月,制药巨头礼来和阿斯利康宣布,终止其合作进行的一款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的3期临床试验,这也是半年间礼来第二款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宣告“流产”。
而辉瑞则在去年1月对外宣布,将暂时退出阿尔茨海默病新药研发领域。
因此,一个世纪过去了,并无一款针对阿尔茨海默病有效的新疗法获批上市,现有药物只能帮助患者缓解相关症状。
如今,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阿尔茨海默病俨然已成为一场危机。相关数据显示,到2030年,全球阿兹海默病患者预计将超过7000万。
在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量超过1000万,且患病率随年龄增长显著升高。据统计,80岁以上老人患病率高达11.4%,而平均生存期仅有5.5年。
即便如此,若能尽早发现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及早对其进行干预和治疗,对延缓阿尔茨海默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有什么信号,我们应如何识别呢?
对此,美国阿尔茨海默病学会总结了十个早期征兆:
1.影响日常生活的记忆障碍
忘记最近发生的事情,这是阿尔茨海默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具体可表现为:忘记重要的日期或活动;重复询问相同的问题;越来越依赖纸条等设备或他人提醒来辅助记忆。
2.难以做计划或解决问题
患者制定、执行计划或处理数字方面的能力发生退化。对于相同的事情,可能更难集中注意力,花费的时间更久。
3.难以完成过去能胜任的事情
例如难以开车去熟悉的地点、管理工作预算或记住喜欢玩的游戏的规则。
4.丧失时间、地点观念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出门常迷路,记不住日期、时间,甚至是季节。
患者可能在阅读、判断距离、确定颜色和对比度方面出现困难。
6.语言表达及理解困难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经常忘记简单的词语,或者无法正确说出东西的名字;说的话或写的句子让人无法理解。
7.东西摆放错乱
总把东西放错地方,当东西丢失或找不到时,甚至会指责别人偷窃。
8.判断力变差或减弱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可能会经历判断力或是决策力减弱的改变。
例如,他们可能失去对金钱价值的判断力,把大笔钱交给电话推销员。他们可能不太注意注意打扮或保持整洁。
9.兴趣丧失
有的患者会开始远离爱好、社交、工作或运动,也可能因记不起如何完成爱好而避免社交。
10.性格和情绪异常
有些患者当离开自己的舒适圈后,可能会变得困惑、怀疑、沮丧、恐惧或
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