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是你妈妈觉得你冷,但可能实际上是她真的怕冷。
长大后,没有妈妈的叮嘱,你也会毛衣棉袄齐上阵,不是因为习惯,而是……这该死的气温,真的冷到骨子里了~
怕冷是人的天性,但我们身边却总有这样一群"遭人嫉恨"的人:你已经穿上了大棉袄,人家却刚穿薄外套,甚至还有人大冬天露着大长腿的……
为什么怕冷的总是你?
虽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新陈代谢会变慢,人也会更怕冷些,但明明年纪相仿,穿衣却不是一个"档次",你总是比身边的他们穿得多,这是为什么呢?
1、性别差异
女性相较于男性更怕冷,因此也更容易出现手脚冰凉的情况。
一方面,一项发表在《柳叶刀》杂志的研究表明,女性的体表温度比男性低2.8华氏度。这可能是由于男女之间的肌肉-脂肪量的差异造成的,男性身上的肌肉相对要多点、脂肪要少点,而肌肉在使糖类和脂肪氧化的过程中,能散发出更多的热能,因此,男性的体表温度就更高。
另一方面,女性对于温度的变化更为敏感,至于这是为什么,有一种推测说是因为女人要孕育后代,而胎儿需要恒温环境,因此就要求其对温度感知更灵敏。
2、基础代谢率不同
基础代谢率(BMR)是指人体在清醒而又极端安静的状态下,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及精神紧张等影响时的能量代谢率。
一般来说,BMR高的人,产能产热高,所以相对来说更扛冷。
3、生活环境差异
长期生活在寒冷地方的人,会比长期生活在温暖环境下的人更能抵抗寒冷,主要是因为机体已经适应了这种环境。
至于北方明明比南方冷,但是为什么北方人到了南方会觉得更冷,主要是因为北方室内有装备--暖气,而南方没有,所以习惯了暖气房的北方人不适应而已。
4、久坐不动
久坐不动,身体的血液循环会不畅,尤其是离心脏较远的脚部更是如此,所谓寒从脚下起,久而久之就会觉得冷了。而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身体的产热。
5、营养不良
人只有吃了足够的东西,才能为身体提供足够的热量抵抗寒冷,若是吃得太少或挑食只吃素之类的,则会导致人体内脏营养不足,产热不足。
6、体脂的多少
体内的脂肪在寒冷时其实扮演的是「绝缘体」的作用,主要用于维持自身的体温,所以,体脂肪多的人会更抗寒,这也是瘦子比胖子更加怕冷的原因。
另外,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显示,在体脂肪量相同的情况下,腹部脂肪较多的人对寒冷的抵抗力更弱,这与脂肪堆积的皮肤面积有关,因为胳膊和腿的面积比胸部和腹部大很多。若脂肪都堆在腹部,则胳膊和腿的绝缘效果会降低,人更容易受寒。
7、疾病原因
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缺维生素B12、糖尿病、闭塞性动脉硬化、红斑狼疮、硬皮病、雷诺综合征等疾病,均会导致手脚冰凉、怕冷的情况,特别是持续怕冷,并伴有其他症状时,就要注意是否是疾病引起的了。
有没有能让自己变得耐寒的方法?
1、运动
运动时肌肉收缩能产热,有数据表明,中低强度运动时身体产生的热量是安静时的3-5倍,高强度运动时身体产生的热量是安静时的10-20倍。
除了产热之外,运动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帮助抵御疾病的侵袭。
其实,运动主要是为了增肌,毕竟,真正能抵抗寒冷的不是脂肪,而是肌肉。
2、饮食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热效应比较高,这也是为什么冬季吃羊肉驱寒的原因。
另外,适当的吃点辛辣的食物,能促进血液循环,让身体热起来。
不过,不管吃什么,都要注意适量,因为吃多了可能对身体不利,膳食最主要的还是均衡、多样。
3、抗寒训练
所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运动其实就是在练抗寒能力,除了运动外,适当的"秋冻",用冷水洗手洗脸等,均可以提高抗寒能力。
注意,抗寒训练要循序渐进、适可而止,不要一味的追求比拼,要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