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8年全国最新癌症报告指出,全国恶性肿瘤2014年估计新发病例为380.4万例,其中男性211.4万例,女性169.0万例,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
乳腺癌居女性发病率第一
从发病数来看,肺癌位居全国发病首位,每年发病约78.1万例,而乳腺癌位居女性发病的第1位。全世界每26秒就会新增一例乳腺癌患者,最年轻的乳腺癌患者仅仅17岁。
这些人都因为乳腺癌离开:樱桃小丸子作者樱桃子因乳腺癌去世,享年53岁;经典版红楼梦林黛玉扮演者陈晓旭,因患乳腺癌在深圳去世,享年41岁;《一直很安静》、《叶子》的演唱者阿桑也因乳腺癌病逝,终年34岁;还有大家熟悉的姚贝娜,也因乳腺癌病逝,年仅33岁……
乳腺癌发病可能与雌激素紊乱有关
目前,乳腺癌的发病机制还不太清楚,但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人体的雌激素水平与乳腺癌相关。若雌激素水平持续升高或作用时间延长,对乳腺上皮的刺激就会增强或延长,继而诱发细胞恶性病变。导致女性雌性激素分泌紊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6个:
高脂饮食
吃太多西式快餐、大鱼大肉、奶油蛋糕,会导致体内脂肪增加。脂肪里的芳香化酶物质越多,会将女性体内的雄性激素转化为雌性激素,刺激乳腺细胞过度增生,导致恶性肿瘤。
过量饮酒
女性大量饮酒后,泌乳素的分泌会增加,刺激乳腺细胞,导致增生和癌变。而男性过度饮酒会使肝脏灭活体内雌激素的能力减弱,相对提升了体内雌激素水平,增加了乳癌发生率。
晚婚晚育
生育多个孩子会降低乳腺癌的风险。研究显示,第一个孩子出生时年龄在35岁及以下的女性通常会从怀孕中获得保护效应。但许多中国女性因工作压力不得不晚育。
母乳喂养率低
母乳喂养会减少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对全球中低收入国家评估发现,达到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为37%,中国仅为20.8%。
压力过大
压力会影响各种激素的水平,抑制免疫系统发挥作用。一家权威女性调查机构发现,近95%的职业女性承受着各种压力,有28%的女性为“不能适应竞争”而担惊受怕。
缺乏运动
女性的体力活动比前几代要少。
6步守护乳房
保持愉悦心情
压力大、情绪差是乳腺疾病的相关因素,因此预防疾病,首先要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长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等。
穿对内衣解放双乳
内衣尺寸太小,会压迫胸部,导致乳腺炎或乳腺增生,甚至增加乳腺癌的患病几率。专家建议,每天穿戴内衣时间不能超过8小时。挑选时,首选棉质内衣。尺寸上,乳房与内衣之间最好能容纳1~2个手指。
适龄婚育
现有研究已证实,晚生育甚至不生育,和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妇科肿瘤密切相关。女性的最佳怀孕年龄不应超过30岁,这时男女双方都是人生中最健康的阶段,精子、卵子也最有活力,孩子发生问题的几率小,先天条件好。虽然结婚生子的年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虑,但是在妇产科医生眼中,28岁前后生子,是最好的规划和节奏。
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减少高脂、油炸饮食,坚持每周4小时的锻炼,保持健康体重(BMI在18.5~24之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坚持母乳喂养。戒烟戒酒,有研究显示,每周喝3次含酒精饮料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15%。每天多喝1次含酒精饮料,则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约10%。
定期体检
月经初潮早、绝经迟,35岁以上未育或35岁以上生育第一胎,有乳腺癌家族史或良性乳腺病史的女性都属于高危人群,更要警惕乳腺癌。《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建议:40~45岁女性每年一次乳腺钼靶检查,致密型乳腺推荐与B超联合检查;45~69岁每1~2年进行一次乳腺钼靶检查,致密型乳腺推荐与B超联合检查;70岁以上每2年一次乳腺钼靶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