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了!降糖“一哥”二甲双胍竟然能预防眼疾
摘要:二甲双胍又神了!
在医药领域,能与“神药”阿司匹林一样历久弥新的药物,恐怕只有二甲双胍了。
众所周知,二甲双胍是治疗
2型糖尿病的“权威”药物,在各大治疗指南中被列为一线降糖用药。
数年来,随着研究不断深入,人们惊喜的发现,在
抗癌、抗衰老、
减肥等诸多领域,二甲双胍同样表现不俗。
其中,最具里程碑意义的当属1998年英国一项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该研究肯定了二甲双胍在心血管方面具有保护作用。
单在2018年,有关二甲双胍的研究层出不穷,不断刷新人们的认知。
日前,来自台湾的一项大型回顾性研究表明,对于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罹患老年性黄斑变性(AMD)风险显著降低。
AMD是一种眼部退行性疾病,随年龄增长,发病风险不断增加。美国眼科研究所数据显示,该病是美国50岁以上人群出现严重视力丧失和失明的主要原因,在全球范围影响约2000-2500万人。现如今,人口老龄化情况加剧,影响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糖尿病和AMD有一个共同点,与炎症和氧化应激有关。基于此种共性,研究人员推测,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的二甲双胍或可用于降低AMD的罹患风险。
研究人员利用台湾居民健康保险数据库,收集了2001-2013年间初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数据,依据是否服用二甲双胍,将其分为两组。
随访多年后,研究人员发现,二甲双胍组罹患AMD风险显著降低。
首席研究员表示,这项研究首次揭示了二甲双胍对AMD发展具有保护作用,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来确定这种机制。
2018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年会上公布了数项二甲双胍相关最新研究成果。
英国一项研究发现,与安慰剂相比,接受二甲双胍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左室质量指数、诊室血压、体重和氧化应激。此发现揭示了一种新的二甲双胍心血管保护作用机制,增加了在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中应用二甲双胍的可能性。
在合并心衰的糖尿病患者中,通过二甲双胍治疗可保护心血管,但其中机制仍不明确。来自捷克的研究人员发现,与安慰剂相比,二甲双胍组患者肠道相关激素水平显著增加。此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对心血管保护效应可能与肠道内分泌相关。
除心血管益处之外,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发现,对于肥胖妊娠女性来说,在饮食干预基础上进行二甲双胍治疗,可减少妊娠期女性体重增加,并且不影响
母婴健康。
在癌症治疗方面,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一项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再治疗初期能损伤癌细胞,但随着治疗时间延长,癌细胞会通过改变线粒体基因表达“逃脱”攻击。
台湾大学的研究人员则评估了二甲双胍与肝细胞癌的关系,结果显示,二甲双胍治疗与肝细胞癌风险下降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使用时间越长者的风险越小。
此外,近期研究还发现,二甲双胍可缓解小鼠的尼古丁戒断反应,从而可用于协助戒烟。二甲双胍的抗炎作用可阻止免疫细胞向血管中释放一种危险分子,抑制血栓形成,从而有望降低雾霾引发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期待在未来可以挖掘二甲双胍更多神奇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