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好时节,秋高气爽搓泥丸。
上午大健正盯着日历发呆(思考假期安排),隔壁小王胖抠着胖脚丫子忽然凑过来:健哥健哥,为啥我天天洗脚,还能抠出老多泥来呢?洗澡也是,刚洗完,一搓泥又出来了,又得重新洗一遍...... (那么问题来了,你猜小王胖最后洗了几遍?)
大健一脸嫌弃地转过一张老脸,呵斥小王把那只肥手拿开(尽管不是抠脚的那只),然后跟小王胖解释起来。
每天洗澡都有得搓,这个“泥”到底是个啥?
在搞清“泥”是什么之前,我们先要知道一个词——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也就是机体与环境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自我更新过程。
简单来说,就是新物质替代旧物质的过程。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代谢产物,比如皮肤上的皮屑以及毛孔分泌的油脂、汗液等,而新陈代谢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如王小胖在扣脚丫子的时候,睡觉流哈喇子的时候,就连睡觉做梦都在进行着......
略有区别的是,有的人新陈代谢快,有的人新陈代谢慢,因而搓出的“泥”量有别。
本质上,只有你还活着,那么【洗澡搓“泥”→代谢出新“泥”→再洗澡→再搓泥】的死循环是免不了了。至于有这方面的强迫症患者,建议尽早看看心理医生。
除了上述内部新陈代谢产生的“泥”外,还有来自外部环境带来的“泥”,比如空气中的灰尘、汽车尾气以及肉眼难见的细菌等等,都是让你洗澡有活儿干的小元凶。
“泥”分黑白,到底要搓几遍?
洗澡搓出黑泥,宇宙人都知道:你太脏了!!!接着“搓”就会是清洁的必经工序。
隔壁小王胖又要问了:自己天天洗澡,有时候一整天都在空调低下撸啊撸,洗澡还是搓出了白“泥”是咋回事呢?洗澡洗到啥样才叫洗干净了呢?
大健:适可而止!你心里的干净,很可能变成手里的狠劲,结果只有一个:损伤表皮,不利健康!
那么,如何“适可而止”健康地洗白白?
1. 洗澡次数。一般而言,在气温高的时候,一天洗一次就够了;天气寒冷时,2-3天洗一次。对于,皮肤油脂分泌旺盛的人,在炎热的夏季可以多冲洗一次。
需要注意的是,洗澡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水温比体温略高(冬季不超过40℃)或略低(夏季在30℃左右)。
尤其是秋冬季节,洗澡太频繁,经常搓泥,不仅容易导致皮肤干燥、皲裂,还会损伤皮肤,降低免疫力。
2. 搓澡手法。用棉质或丝质搓澡球,将拇指大小的沐浴露轻搓出丰富泡沫,在身体上均匀打圈,容易藏污纳垢的部位,如关节处,脖子、腋窝、腹股沟、耳背、后背、脚后跟,可以适当搓重点、要避免搓疼自己。冲洗完毕,擦干后,用食指指腹来回轻擦易脏部位,无灰泥释出即可。秋冬季,如灰白泥较多,轻搓两遍,记得擦保湿润肤乳。
3.洗澡时机。一般洗澡要避开这几个时间点,如饱餐后、饥饿时、酒后、性生活后等都不宜马上洗澡,以免造成意外或者身体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