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痘”捷报:痤疮疫苗获突破性进展!
摘要:成年的你们,还在战“痘”吗?
![](https://image.jianke.com/article/201809/201809032115469.jpg)
成年的你们,还在战“痘”吗?
在美国,85%的青少年、4000多万成年人都有着同一个无法摆脱的噩梦—痤疮。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一项突破性研究或将消除这一梦魇。
痤疮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发于面部、胸部、背部等皮脂腺丰富区域。过多的皮脂会堵塞毛孔,为细菌的滋生提供有利环境,从而导致炎症的发生。
这种皮肤病困扰着大多数青少年,甚至影响到成年。如果因一时“手痒”留下了疤痕,将会是一场旷日
持久的“战争”。
尽管痤疮不是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但其终究涉及到“面子”问题,对于处在敏感阶段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不小的心理负担。
目前,常见的痤疮治疗药物有抗生素和类维生素A。然而,这些药物可能产生较为严重的副作用。
今年2月,欧盟药物警戒风险评估委员会(PRAC)对类维生素A类药物进行评估,建议不要在怀孕期和育龄期妇女中使用外用类维生素A类药物,同时警告可能发生的
精神疾病风险(如
抑郁,
焦虑和情绪变化)。
而抗生素治疗产生的耐药现象非常广泛,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接种痤疮
疫苗恰好可以避免使用这两类药物后潜在的不良反应。
“对于美国85%的青少年和4000多万成年人来说,目前的治疗方法大都无效或存在较大的副作用,急需一款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首席研究员黄春明表示。
这正是他和团队的研究方向--致力于开发一种痤疮疫苗。
在研究人员不懈探索下,痤疮疫苗的开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痤疮形成的罪魁祸首是痤疮丙酸杆菌,但这种疫苗并不会消灭此细菌,而是与CAMP因子结合,旨在阻断其诱导炎症的过程。(CAMP因子是由痤疮丙酸杆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可以诱导产生炎症。)
研究人员使用小鼠模型和人体采集的皮肤细胞进行研究,测试疫苗中的单克隆抗体对CAMP因子的有效性。
结果表明,单克隆抗体和CAMP因子结合可减少炎症反应。
这也是研究人员首次证明,痤疮中细菌分泌的毒素抗体可减少人类痤疮相关的炎症。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皮肤病学研究杂志》上。
“一旦通过大规模临床试验验证,此项研究结果将对数亿痤疮患者产生重大影响。”黄春明表示。
苏黎世大学医学院皮肤科的Emmanuel Contassot称这款疫苗“满足了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
与此同时,他警告道,“必须谨慎设计针对痤疮丙酸杆菌的痤疮免疫疗法,以避免对微生物群不必要的干扰,从而维持皮肤稳态。”
“尽管痤疮丙酸杆菌是诱发痤疮的主因,但在维持皮肤表面细菌平衡上,它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对皮肤健康至关重要。”
据悉,这项研究已计划进行下一步的大规模临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