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对身体非常不好
但是一吃就想拉
也不好吧?
吃完就拉,是不是一点营养都没有吸收?
吃完饭就产生便意,并不一定影响身体对食物营养的吸收,因为刚吃进去的食物还在胃部进行消化呢,拉出来的是之前的食物残渣。
但是,如果吃完饭不到两分钟就想便便,可能是以下原因:
01 慢性结肠炎
食物进入胃部,对胃黏膜产生刺激而引起胃结肠反射,结肠蠕动增加后就会产生排便感。
应对方法:积极治疗,日常饮食选择容易消化而且刺激性小的食物为宜。
02 肠易激综合征
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也就是检查不出任何毛病),但是却表现出腹痛、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改变、粪便形状改变等症状,典型的“一吃饭就想上厕所”的现象。
应对方法:看医生,并找出肠胃不耐受的食物,尽量少吃或避开。
03 排便习惯
“便意养成系列”。人的日常排便习惯是可以训练的,如果习惯性饭后排便,那时间长了身体会形成条件反射,只要一进食就产生便意。
应对方法:另设排便时间,慢慢改掉饭后立刻排便的习惯。
拉肚子,要不要立刻去医院?
大多数人都嫌麻烦,于是很纠结这个问题:去医院吧,可能也没什么大问题,也就普通的拉肚子,那岂不会费钱费精力费时间?不去医院吧,万一有个什么大病,耽误了该怎么办呢?
怪就怪导致拉肚子的原因是在太多:
例如:细菌感染、肠胃功能失调、肠胃炎、痔疮、肿瘤等等。有问题不严重的,也有病情很严重的,难以判断。
不过,若拉肚子时还出现这些症状,就应该去医院了。
1.剧烈腹痛
明确腹痛的范围:是左下腹、左上腹、右下腹还是右上腹,又或者是肚脐周围痛等。
辨别腹痛的频率:隐隐作痛、一阵阵地痛、胀痛还是绞痛等,反复发作还是渐渐减弱或增强。
看医生时,准确描述出腹痛的具体情况,有利于病情诊断。
2.长时间腹泻
腹泻这种事情,每人每年总有那么几次,多数可以自行痊愈。
但是,如果腹泻较频繁,一天内出现3次以上暴发性腹泻,应该立刻去看医生。
3.大便中带血或黏液
痔疮导致出血多数出现在擦便便的纸上,量很少;克罗恩病导致的出血程度也较轻;溃疡性结肠炎则可能是脓血状的出血。
平常大便中也有黏液,但是不明显,如果看到明显黏液,可能是肠易激综合征或细菌感染导致的。
以上症状出现时,应该及时看医生。
4.体重莫名减轻
反复腹泻可导致体重减轻,加上食欲不振,整个人会变得憔悴消瘦;但肿瘤患者也有短时间内体重明显下降的表现,需要引起重视。
偶尔拉肚子没什么大事
但如果经常拉肚子
还是找个时间
跟医生约个会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