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VS 1:《财富》世界500强美中药企入围数量差距悬殊
摘要:中国药企追赶美国同行的道路任重道远!
7月19日,《财富》杂志发布了最新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营收入围门槛为235.6亿美元。
在上榜公司数量上,今年中国公司达到了120家,稳居第二,已经非常接近美国(126家),远超第三位的日本(52家)。
不过,在
制药领域,中国只入围了2家,分别是华润集团和国药集团,而美国则有5家,分别是强生、辉瑞、默沙东、艾伯维和吉利德。
实际上,华润集团是一家多元化集团,其旗下的华润制药2017年营收为1725亿港元。以当前汇率计算,约合219.8亿美元。 如果按严格意义上的制药公司比较,中国只有一家入围,而美国依然是5家,足见中美制药企业整体实力的差距之大。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也是一国企业与另一国企业之间的竞争。显然,中国药企的竞争力与美国同行相比,差距十分悬殊,中国药企做大做强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据悉,《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是衡量全球大型公司最著名、最权威的榜单,由《财富》杂志在每年7月份发布一次。
依据这个榜单的数据,人们可以了解全球最大企业的最新发展趋势。通过纵向不同年份和横向不同行业的比较,人们既可以了解企业的兴衰,也可以了解公司销售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全员生产效率等经营质量的变化。与此同时,深入到国家或地区的研究可以揭示大企业群体分布的变化。
与去年相比,今年上榜的500家公司的总营业收入近30万亿美元,同比增加8.3%;总利润达到创纪录的1.88万亿美元,同比增加23%;销售收益率则达到6.3%,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0.9%,均超过了去年。这表明,整体来看,这些全球最大企业的经营状况正在明显改善。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通过纵向比较近年来的数据可以发现,上榜中国企业的销售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两个指标处在下行通道上。
《财富》特约撰稿人王志乐举例分析:2015年,上榜中国公司销售收益率为5.6%,到了2017年只有5.1%;2015年,上榜中国公司净资产收益率10.7%,到2017年只有8.9%。他呼吁中国公司管理者以及相关部门重视这一现象。
财富中文网刊文称,中国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明显面临巨大挑战。作为参照,2018年美国大公司中没有房地产、工程建筑和金属冶炼企业,却在IT、生命健康和食品相关等领域存在众多大公司;中国正好与此形成反差。特别是在卫生健康/食品批发、保险管理式医疗、食品生产加工、和娱乐等与人的生活和健康密切的产业里,美欧、日本、巴西等国公司均有上榜,中国却没有企业上榜。
榜单显示,2018年入围世界500强的美国企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产业:IT产业18家,保险公司15家,商业贸易公司15家,能源矿业公司12家,生命健康产业12家,食品生产加工10家,银行8家,航空与国防6家,制药5家。
在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产业中,美国企业扎堆出现,其中卫生健康批发和卫生健康和保险管理式医疗(10家)、食品生产加工(8家)、制药(5家)和娱乐产业(3家)共26家。与之相对应的是,在这些产业里,鲜有中国企业入围。
王志乐认为,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推动国内需求的发展,与生命健康和生活相关的产业必然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入榜美国企业高度集中在生命健康、食品生产加工、制药以及娱乐业恰恰表明了经济高度发展阶段产业发展的方向及结构,体现了后工业化时代的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的方向。
中国企业应了解美国产业结构特点,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借鉴美国产业发展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