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两位名人先后自杀身亡,让抑郁症的危害再度拉回公众的视野。
一位是俘获了一代女性的时尚设计师凯特·丝蓓;另一位是世界名厨安东尼·波登,他们的自杀震惊了世界,据称两者的死因均可能与抑郁症有关。
知名设计师凯特·丝蓓
6月5日,时尚设计师凯特·丝蓓在位于纽约曼哈顿的寓所卧室被发现死亡,警方称初步调查显示她是上吊自杀,年仅55岁。
凯特自杀身亡的消息传出后,数百万用户在推特上表达他们的震惊和哀悼,其中70%为女性用户,她们纷纷晒出自己拥有的第一个凯特·丝蓓手袋,以表纪念。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之女切尔西·克林顿发推说:“我大学时候祖母给了我第一个凯特·丝蓓品牌的手袋,至今我还保留着。”
1993年,凯特•丝蓓与安迪·丝蓓共同创立了“凯特•丝蓓”品牌。该品牌在纽约迅速窜红,它设计经营的类目包括衣服、鞋、珠宝,但产品中最为人所知的是手袋及配饰。
凯特•丝蓓在密苏里长大,原名凯特·布罗斯纳安,中学就读于一所全是女生的天主教学校,大学就读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新闻专业。
她在亚利桑那认识了当时在服装店工作、后来成为她丈夫的安迪·丝蓓。1994年,两者结婚。后来,这对夫妇搬去了纽约。
在创业之前,凯特·丝蓓曾在时尚杂志《小姐》当编辑。她在采访中多次表示要成立自己的品牌,因为她不喜欢同时期市场上的手袋,她想要的,是设计更简单、更干净、更现代的样式。
凯特·丝蓓致力于设计出完美的手袋。她的手袋多彩亮丽,深受初入职场的都市女性以及年轻女性的欢迎。英国凯特王妃也是“凯特·丝蓓”的客户之一。
凯特的丈夫在发给媒体的声明中表示,虽然凯特患抑郁和焦虑已有多年,但没有迹象表明她会自杀。
凯特的姐姐瑞塔向媒体透露,凯特过去三四年饱受抑郁症困扰,但出于担心品牌“开心快活”的形象受影响,没有选择治疗。
特朗普总统之女伊万卡发推称,凯特去世的悲剧提醒我们,我们永远不会真正了解他人的痛苦和压力。如果你被抑郁症困扰,有自杀倾向,请一定要寻求帮助。
美国驻联合国代表黑莉也发推表示,希望社会关注人们的内心挣扎,鼓励患抑郁症者寻求外界的帮助。
英国广播公司称,很多名人借凯特之死发表关于抑郁症的感慨和呼吁,表明不少成功人士对此有着深切的同感。
《每日邮报》刊文称,对于业界成功人士而言,名人地位往往与难以想象的压力相伴,那些具有天才且背负着巨大外界期望的人,相比常人,一时的精神压力经常给他们带来更为严重的痛苦。
知名厨师安东尼•波登
时隔不到一周,又一位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名人自杀身亡,震惊全球。
这个名人就是走遍全球的名厨与美食鉴赏家安东尼·波登,年仅61岁。
6月8日,波登的朋友、厨师埃里克·里佩尔在波登下榻的法国酒店里发现了他的尸体。他正在拍摄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系列节目《未知之旅》。
波登因1999年在《纽约客》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而声名鹊起,在这篇名为《看过这个再吃》的文章中,他坦诚评价了纽约的美食界。2000年,这篇文章被改编为小说《厨房秘事》,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榜。
波登在纽约市出生,在新泽西州的郊区城市利奥尼亚长大。他1978年毕业于美国烹饪学院,之后在纽约开始了他的厨房生涯,从洗碗工干到部门主管厨师,最后升到主厨。
2005年,波登开始在旅行电视网主持自己的节目《波登不设限》,走访世界各地寻找当地风味美食。
2013年他开始主持旅游美食系列纪录片《安东尼·波登:未知之旅》,这个纪录片已经获得五个艾米奖和一个皮博迪奖。
波登的节目还与中国有过交集,来过上海和四川,向美国主流社会的观众推介中华美食。
波登自杀原因至今成谜。不过有外媒报道称,波登是因为工作过于忙碌,让他精疲力竭引发抑郁症。
波登的前女友、专栏作家佛洛里希也在自己的推特上写了一篇关于抑郁症的长文,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这个心理疾病。
《时人》杂志援引与波登工作一整年的消息人士指出,波登为了工作努力付出,却没有让自己快乐,并说他私底下看起来总是非常疲累。
英国《每日邮报》称,波登为了录制美食节目,一年内足足有250天在全世界各国奔波,完全没有休息时间,并认为也许是因为这样,才让他患上抑郁症。
美国全国自杀预防生命线在推文中说:“我们对安东尼·波登逝世表示哀悼。不管事情看起来多么黑暗,你有多么孤独,记住你永远不是一个人。”
实际上,并不是只有名人才会得抑郁症,许许多多普通人也会受到抑郁症的困扰,应该引起每个人的充分重视。
世卫组织的资料显示,抑郁症是全球一种常见病,有超过3亿名患者。抑郁症不同于通常的情绪波动和对日常生活中挑战产生的短暂情绪反应。尤其是,长期的中度或重度抑郁症可能成为一个严重的疾患。患者可能会受极大影响,在工作中以及在学校和家中表现不佳。最严重时,抑郁症可引致自杀。
值得注意的是,抑郁症是可以有效治疗的,但全球只有不足一半的患者(在许多国家中仅有不到10%的患者)接受有效治疗。
影响有效治疗的因素有:缺乏资源,缺乏训练有素的卫生保健人员,以及社会对精神疾患的歧视等。
应对抑郁症,真的应该引起我们每一个人的重视,并且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