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联合利华、达能、卡夫亨氏、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费罗列、康师傅……这些全球食品饮料巨头的产品相信你肯定听到过,看到过,甚至消费过。
这22家食品和饮料巨头销售网络遍布全球200多个国家,年销售额约有5000亿美元,影响着数十亿人的饮食健康。
当前,全球三分之一的人面临着超重或
营养不良问题,而饮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近日, Access To Nutrition Foundation(获取营养基金会)在伦敦发布了2018年获取营养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这些巨头们的表现进行了排名。
获取营养基金会是一家独立的非盈利组织,总部设在荷兰,由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会、荷兰外交部和罗伯特·伍德·约翰逊基金会资助。
报告评估了这22家食品和饮料公司在解决七大类全球营养挑战方面的表现:治理、产品、可及性、营销、生活方式、标签和参与。
此次评估主要通过两个指标来确定产品是否可以归类为健康产品,一个是健康之星评级系统,主要用来评估水果、蔬菜和纤维等健康
营养素水平以及饱和
脂肪和盐等不健康营养素水平;另一个是世卫组织欧盟体系,评估产品是否足够健康,以便向儿童推销。
通过对这些公司在九个市场销售的2.3万件产品进行评估发现,仅有三分之一的产品能够称得上健康。这九个市场分别是澳大利亚、中国、香港、印度、墨西哥、新西兰、南非、英国和美国。
2018年获取营养指数排名依次为:雀巢、联合利华、达能、菲仕兰、亿滋、马氏、百事、家乐氏、宾堡、金宝汤、Arla、费罗列、可口可乐、味之素、通用磨坊、康尼格拉、明治、BRF、三得利、康师傅、卡夫亨氏、拉克塔利斯。
获取营养基金会执行主席保鲁斯·维索伦表示,这些食品饮料巨头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产品称得上健康,这一结果令人震惊。尽管我们的评估与这些公司自己的评估之间存在差异,但这恰恰说明,这些公司在研发更健康的食品方面做的还不够,在提高透明度方面仍有待提高。
获取营养基金会执行董事英吉·考尔表示,报告透露出了两方面信息,一方面,我们高兴地看到一些公司正在加大应对各种营养挑战的力度,包括在许多新兴市场存在的营养不良问题;另一方面,一些公司在履行营养承诺方面还有待加强,特别是在制定清晰、可验证的健康目标方面。
报告还发现,各国市场上销售的健康产品比重,发达国家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在九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市场上销售的健康产品比重最低,甚至低于同为新兴市场国家的印度、南非、墨西哥。
报告表示,为应对全球营养危机,全球食品饮料巨头们应该使它们的产品更健康、更廉价、更可及。
母乳代用品表现差强人意
与此前发布的两份报告一样,今年的报告单列一章,评估了全球前六大母乳代用品制造商的表现。
1981年,世界卫生大会第34届会议通过《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这是保护和促进适当婴幼儿喂养的最低要求。
《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明确规定,母乳代用品产品标签上不允许出现婴儿照片或其它理想化母乳代用品使用的图片。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材料显示,虽然世界各国发出了有关
母乳喂养重要性的明确信号,但是全球母乳代用品销售仍在继续快速增长。2014年,母乳代用品销售额达448亿美元,预计到2019年该数字将上升到706亿美元。
其中,中国的母乳代用品市场规模为全球最大,2014年该市场的估值为177.83亿美元。
2018年获取营养指数发现,虽然雀巢等6家企业在进行母乳代用品营销时,能够反映母乳喂养对儿童免疫系统和长足健康的积极作用,但合规性表现差强人意,仅在尼日利亚和泰国就发现这6家公司有近3000起违规营销事件。
报告指出,在《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合规方面,大多数公司做的还不够。
报告呼吁,食品饮料巨头们应改善其现有产品,特别是那些销量巨大的产品的营养质量;将生产更有营养的产品纳入公司的核心业务战略;制定可衡量、可独立验证的产品营养目标;承诺在产品包装的显著位置清晰地展示健康相关信息;停止营销达不到世卫组织健康标准的产品;遵守《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