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不断变化,人类疾病谱发生明显改变。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对人类寿命影响巨大。数据显示,非传染性疾病引起的死亡,48%归因于心血管病,每年导致全球超过1700万人死亡,预计到2030年,因此死亡的人数还将升至2300万。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医疗风险的第一大慢性疾病。在我国,心血管病患者和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人群数量同样巨大。
一项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的新研究显示,如能坚持六个好习惯,可使心脏病风险降低约75%。
每周运动150分钟
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研究发现,每天运动10分钟就能有效改善心脏健康。但对大部分人来说,一般建议每周至少坚持运动5天,每天至少30分钟,即每周运动时间达到150分钟。需要提醒的是,锻炼应以有氧运动为主,比如慢跑、步行、骑车等,不科学的无氧运动可能起到反作用。
如何保证有氧运动且适量,可从四个方面判断:运动时心跳加快但不胸闷;运动中不喘还能吹口哨;运动后半小时微微出汗但不累;运动次日不感到疲劳。“三高”人士或其他有潜在心脏病风险的人,更要注意运动强度,最好在开始规律锻炼前咨询专业人士,根据自身情况,通过计算心率或做动态心电图的方法,评估运动强度和安全性,以防运动不当发生意外。
每周看电视不超7小时
久坐不动可能带来很多种疾病,比如会使血液循环减慢,心脏工作量减少,久而久之,造成心脏机能衰退,引起心肌萎缩、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通常,导致人们多坐少动的主要原因就是长时间使用电视、电脑等电子设备。研究发现,看电视1小时,可使心脏病死亡风险上升7%;每天看电视超过4小时的人,心脏病风险高达28%。如再加上浓茶、咖啡或酒精等刺激性饮料的推波助澜,更会加重心脏负担。老人应把每天看电视时间控制在一两个小时之内,注意休息,同时不要喝太浓的刺激性饮料。
什么时候戒烟都不晚
吸烟的危害是长久的,巨大的。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会刺激激心脏传导系统,心跳会加快,造成心脏负担加重;另外,尼古丁还会刺激肾上腺释放一种物质,增加心肌应激性,引起血管收缩,更易形成血栓,导致心肌缺氧,诱发心脏病。有数据显示,长期吸烟的人,患心肌梗死的风险是常人的3倍。英国心脏基金会研究发现,就算每天只吸一支烟,也会使心脏病风险增加3倍。临床数据显示,冠心病患者中,吸烟者的发病率是不吸烟者的4~6倍。除了吸烟外,吸二手烟也同样会使心脏受损。如每周3次,每次在别人吐出的烟雾中呆30分钟,患心脏病的几率就会明显增加。所以,戒烟是降低心脏病风险的第一要素,为了自己的家人的健康,来一场"戒烟运动"吧!
每天最多喝1杯酒
美国研究发现,饮酒后10分钟,血液中酒精浓度就会增加。过量饮酒会导致心脏肌肉力量虚弱,致使血液不规律流动。因此,酗酒者往往受到心肌病的困扰,出现心脏肌肉松弛和下垂,表现为呼吸急促、心律失常、持续咳嗽等症状。另外,过量饮酒还会使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增大。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提醒,每天最多喝一杯酒。我国通行的饮酒标准为,女性每人每天不超20克酒精,男性不超30克酒精,由于不同的酒含酒精量不同,因此在控制饮酒量时最好进行换算。
每人每天8份蔬果
通常认为,健康的饮食习惯包括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高纤维食物;少吃红肉、糖类以及精白米面等高油、高脂、高糖食品。美国哈佛大学针对7000名女护士的调查发现,坚持高纤维饮食的女性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几率大大降低;每天增加5克纤维摄取量,就能使患冠状动脉心脏病几率下降近四成。专家建议,每人每天最好摄取八九份蔬果,一份蔬菜大约是半碗熟菜,一份水果大约是一个拳头大小。
体重指数控制在18-25
超重会加重心脏负担,还可能导致心肌肥大,甚至引发心肌病等后果,且肥胖情况越早出现,对心脏的伤害越大。2013年,英国国家心肺研究所在对1600多名男女受试者进行随访后得出结论,与60岁才发胖的人相比,从20多岁就开始超重的人,年老后心脏体积约增大7%,心脏血管壁的厚度也会增加,而这两个因素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预测指标。如体重超标情况一直得不到改善,心脏受损情况会更严重。美国专家提醒,为保护心脏,成年人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应保持在18.5-24.9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