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每日科学》网报道,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广泛使用的一种中药——吴茱萸,含有可引起心律失常的成分。这项研究由巴塞尔大学、维也纳大学、乌得勒支大学共同完成。
吴茱萸主要产于我国贵州、广西等地,其提取物常用于治疗头痛、恶心、呕吐、月经不调、口腔溃疡等多种疾病。
研究显示,吴茱萸中含有的去氢吴茱萸碱(dehydroevodiamine,DHE)和荷蒂芸香胺(hortiamine)具有抑制心肌中钾离子通道的作用,当该通道被阻挡后,心肌中的兴奋过程就会被改变,从而诱发严重的心律失常,包括尖端扭转型室速和室颤,并最终可能导致心脏性猝死。
研究人员发现,实验狗在给药(吴茱萸碱)后心电图显示出现严重的出现严重的尖端扭转型室速。进一步研究还表明,两种提取物即使在浓度很低的情况下也会引起心肌细胞的震荡,从而导致心率失常。
研究表明,吴茱萸果实的吴茱萸碱含量较高,会进入由吴茱萸果制成的茶叶中。目前研究人员正在调查两种提取物在茶制品中的含量。
由于中草药及其制品购买十分方便,相对不受控制。因此,研究人员呼吁对吴茱萸制品可能毒性作用提高警惕。
这些中成药含吴茱萸,要小心!
除了名称中出现“茱萸”“吴茱萸”字样外,其它的,如四神丸、左金丸、温经汤、香连丸、二和丸、秘传正胃丸、茱连丸等,都含吴茱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