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癫痫持续存在可能导致大脑认知功能的下降,甚至发展为“癫痫性痴呆”。影响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因素有哪些?癫痫患者认知功能下降是否有模型可依、有规律可循?
影响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6个风险因素:
1.发病年龄
早发性癫痫:研究显示,相比于起病年龄晚的癫痫患儿,发病年龄越早,癫痫儿童智能评分越低。甚至有研究指出,早发性癫痫是预测癫痫患儿未来智能受损的一个独立风险因素。
晚发性癫痫:因脑肿瘤、脑血管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特别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病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中老年人继发性癫痫的发病率非常高。有研究显示老年癫痫患者中,晚发性的比早发性的患者更易同时罹患糖尿病、肿瘤、高血压和心梗等躯体疾病。而这些疾病是认知下降、神经退行性变和痴呆的独立风险因素。
4.癫痫脑病
某些癫痫综合征与认知功能损害密切相关。如儿童Dravet’s综合征,临床表现出持续的癫痫样放电伴随进行性的认知功能受损。有研究者指出,局部癫痫样放电可破坏血脑屏障,促使病原抗体进入脑内,通过与大脑抗原相互作用,诱导神经元损伤。随后癫痫放电更加频繁且更加迅速,如此反复、恶性循环下去。
癫痫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2个模型:
综上对于影响认知功能因素的探讨,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可能存在两种模式。
认知功能的下降可以使用“积累慢性模型”解释。由于癫痫发作、不当治疗及癫痫相关因素长期的负面影响,认知功能缓慢、逐渐下降。这既是过去所说的“癫痫性痴呆”。
另外,癫痫患者,特别是成人癫痫患者的认知轨迹与健康人的认知老化不同。这些患者的认知损害似乎遵循“二次伤害模型”(Smithetal.,2013)。发生于已经受损的大脑,大脑此时可塑性下降、认知储备能力下降,癫痫发作可能加速大脑老化进程——我们称之为“加速认知老化”模型,这一模型在探讨癫痫共患病时得以充分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