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F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
随着介入治疗材料和技术的进步,尤其Onyx及球囊保护和辅助技术的广泛应用,介入治疗已经成为DAVF的主要治疗方法。
近年来,文献报道DAVF总的治愈率为66%~90%。
1海绵窦区DAVF
多呈良性表现,目前认为对于仅有轻微临床表现的海绵窦区DAVF可以先进行颈动脉压迫等保守治疗并严密观察,亦可选择放射治疗。
对于出现进行性视力下降等神经功能缺损,颅内出血以及合并危险静脉引流的患者,应当积极介入治疗干预。
经静脉途径栓塞相对安全,多采用经岩下窦、面静脉等途径栓塞。静脉入路多采用弹簧圈栓塞,填塞时需要防止因海绵窦内天然或人为分隔造成残留并使引流方式变得更为危险。近来,我们采用静脉途径单纯Onyx或结合弹簧圈栓塞该部位DAVF,可以有效防止上述问题。
对于没有合适静脉途径的海绵窦区DAVF,经动脉采用Onyx栓塞可以完全闭塞瘘口,术中注意避免颅神经麻痹,并利用球囊保护技术避免Onyx移位至颈内动脉的风险。
2侧窦区DAVF
更易于发生颅内出血和神经功能缺损,自愈的可能性很小,除了流量很小的Lalwani1型瘘以外,都应当积极进行治疗。介入治疗是该部位DAVF的主要治疗方法。
经静脉入路栓塞在Lalwani2、3型瘘可以完全闭塞瘘,但大多需要牺牲静脉窦,尤其对于Lalwani2型瘘需要在术中密切注意保护窦的正常引流功能。静脉内球囊成形和支架植入对于Lalwani2、3型瘘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瘘口的完全闭塞率不高,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手段。
经动脉入路采用Onyx栓塞,结合静脉窦内球囊保护技术可以达到完全闭塞瘘口并保护正常静脉通道的目的。
3上矢状窦区DAVF
大多累及皮层静脉,多合并神经功能缺损和颅内出血,因此需要积极治疗。其治疗方法选择的原则与侧窦区DAVF相似。
但对于多瘘口复杂的上矢状窦区DAVF,多需要联合动静脉入路栓塞才能治愈。与侧窦区DAVF相同的问题在于如何在闭塞瘘口的同时保护或重建静脉窦通道。
4前颅窝底、天幕缘区和枕骨大孔区DAVF
通常仅通过皮层静脉和/或脊髓静脉引流,发生颅内出血的风险极大,因此都应当积极治疗。
天幕缘区解剖较为复杂,瘘口位置通常比较深在,手术切断瘘口和引流静脉的联系有一定的难度,该部位的DAVF首选介入栓塞已成为共识。
枕骨大孔区和前颅窝底DAVF手术相对容易接近,介入栓塞治疗面临微导管到位困难、颅神经麻痹等问题,采取介入栓塞技术分别治疗该部位DAVF,同时采用球囊辅助超选及保护技术,有效地避免了上述问题。
5治疗方案的选择
对于DAVF治疗策略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病变的自然病程和预后情况,即取决于病变的引流方式和血流动力学因素。对于合并皮层静脉引流的患者,由于发生颅内出血和神经功能缺损的风险很大,更应当早期积极治疗。
治疗策略的选择亦取决于病变的部位。病变部位虽然并不直接决定其临床进程,但部位不同,出现危险静脉引流的风险亦不相同。另外,病变部位不同,介入治疗所采取的具体技术,面临的困难以及手术治疗的入路,放射治疗的疗效等亦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