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方舟健客 > 健客资讯 > 保健 > 健康用药 > 中暑了,藿香正气水别喝错!治中暑喝这些汤

中暑了,藿香正气水别喝错!治中暑喝这些汤

2018-04-14 来源:台湾华人健康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联盟
摘要:常见的中暑症状包括:体温过高、烦躁头痛、恶心、心悸、全身无力、口干舌燥,症状恶化会伴随胸闷、血压下降,严重时即突然昏迷。容易发生在体温平时调节不良的患者,比如幼儿、老人,或体质虚弱者、脂肪过多难以散热者,以及过于劳累、睡眠不足等体力下降者。

 “惨了,中暑了!”大太阳底下曝晒时间太久了,突然眼冒金星、头晕眼花,快要晕倒的感觉。中暑俗称中痧,有的人误以为要快快消暑,就应该马上吃冰、喝冰饮、冲冷水澡等,这样做对吗?中医生提醒,小心“欲速则不达”,恐让原本就紊乱的体温调节中枢更难调节。也有的人使用民间解方,例如饮用“藿香正气水”等,中医则表示,有助于暑湿感冒引起的肠胃不和症状,但并非缓解中暑首选。


小暑、大暑气温飙高容易中暑
 
中医科主治医生吴建东表示,中痧是因为气温升高,体温调节失常、排汗功能异常无法散热所引起,古书说:“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夏至之后,温度持续上升,在小暑、大暑这两个气温最高的节气,中暑最容易发生。
 
常见的中暑症状包括:体温过高、烦躁头痛、恶心、心悸、全身无力、口干舌燥,症状恶化会伴随胸闷、血压下降,严重时即突然昏迷。容易发生在体温平时调节不良的患者,比如幼儿、老人,或体质虚弱者、脂肪过多难以散热者,以及过于劳累、睡眠不足等体力下降者。

中暑避免快速冷却恐影响体温调节中枢
 
一旦发生中暑的时候,代表体温调节失常,此时应该缓慢降温,避免快速冷却,避免吃冰、喝冰饮料,或全身泡冷水等,以免让本来就紊乱的体温调节中枢更难调节,甚至全身性血管收缩、更不易散热,最后导致心律不整。
 
如果中暑了,应当立即移至阴凉处,让患者躺下,徐徐饮用室温开水,也可考虑用湿毛巾擦身体,或是于后颈部,或两肩处刮痧,以协助散热,如果病况紧急,如意识不清、神昏乱说话,则需尽速呼叫救护车,以免危及生命。
 
中医将伤于暑邪分为两种,一般所说的中暑属于阳暑,但若因伤于暑邪后,贪凉饮冷,或泡冷水,导致体内元气受伤,肠胃机能失调,就成为阴暑,上文提到的错误缓解方法,也是阴暑的成因之一。此阴暑实际上已经没有暑邪这种火气,而是因暑热导致的身体机能失调。
 
中暑当下,还是应以阴凉处躺下休息,并且饮水散热,或刮痧、按压风池、肩井等穴道为主。

藿香正气水治中暑“神水”?中医这样说…
 
中暑为急症,应以上述的应急方式为主,临时找方药来治疗,恐怕缓不济急。中医吴建东表示,中医治疗中暑大致以清暑益气为主,例如:白虎加参汤、生脉饮、清暑益气汤等,但病状不同,治法迥异,也请先找中医诊断后再处方,以免病状加重。民间有“藿香正气水”,在很多人眼中,是夏季必不可少的“神水”,其成分即是藿香正气散,其主治是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以及暑湿感冒引起的肠胃不和症状,并不适合用来治疗中暑。相反的,对于伤于暑邪的肠胃机能失调,藿香正气散就相当适合,但要使用前还是先向中医询问。

中暑当下饮水散热、刮痧、按穴位
 
中暑当下,还是应以阴凉处躺下休息,并且饮水散热,或刮痧、按压风池、肩井等穴道为主,中暑后期的调养,则可考虑使用食疗,比如说暑热情况较严重的情况,建议食用“绿豆银耳汤”,体质较虚的人,则可食用“山药排骨汤”等。

【绿豆银耳汤】
 
材料:绿豆、银耳、蜂蜜或冰糖。
 
做法:
 
去皮绿豆一大把,先泡2小时左右,泡发的银耳1朵,适量的水。
 
把泡好的绿豆和银耳一同煮,大火开后转小火,大约1小时即可,放凉。
 
喝绿豆银耳水,可根据自己喜好,放蜂蜜或者冰糖。

【山药排骨汤】
 
材料:排骨200公克、山药100公克、茯苓15公克、薏仁30公克。
 
作法:
 
排骨洗净汆烫去血水,捞起备用。
 
山药去皮洗净,切块泡冷水备用。
 
将茯苓、薏仁洗净,与处理好的排骨、山药放入汤锅中,加水淹过食材。
 
接着放入电饭锅,以外锅1.5水的时间炖煮至食材熟透后,依个人喜好加入适量盐巴调味即可食用。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资讯频道右侧轮播#)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