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治疗的护理
摘要:术后返回病室后嘱患者患侧肢体保持伸直,避免弯曲。同时注意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皮肤颜色及温度的变化,如发现动脉搏动消失、皮肤苍白、发凉或肢体肿胀时,应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处理。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通过影像学方法确定冠状动脉有无病变以及为冠心病的诊治和研究提供可靠依据的介人性诊断技术。介入治疗(PCI)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性治疗,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通过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对体内的病灶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不用切开人体组织,就可治疗许多过去无法治疗、必须外科手术治疗或内科药物治疗疗效欠佳的疾病。
一、护理措施
(一)术前准备
1.向患者和家属进行冠脉造影、PCI术相关宣教,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和配合,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2.手术前至少4小时禁止饮食;不禁水/药。
3.术前行
心电图、血常规、血型、凝血、肝肾功能、心肌血清生化标记物等检查。
4.术前护士为患者做碘过敏试验,行试验前要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
5.穿刺部位在股动脉,要进行会阴部备皮,穿刺部位在桡动脉要保持局部皮肤清洁。
6.对于肾功能异常者术前12小时进行水化。
7.术前给予地西泮lOmg肌内注射。
8.协助患者练习床上使用便器。
(二)术后护理
1.术后返回病室后嘱患者患侧肢体保持伸直,避免弯曲。同时注意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皮肤颜色及温度的变化,如发现动脉搏动消失、皮肤苍白、发凉或肢体肿胀时,应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处理。
2.对于行桡动脉穿刺术者,应嘱其抬高患肢、减少活动,随时注意患肢皮温及有无肿胀情况。常规6小时撤除压迫器。
3.通知医师查看患者,行床旁心电图检查,遵医嘱进行心电、血压、血氧监测,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八2~31_/min,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4.术后补液1000~1500ml或嘱患者多喝水,以加速造影剂代谢。
5.观察局部伤口有无渗血、红肿、疼痛等情况。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敷料污染时应及时更换。留置鞘管时,应注意鞘管周围有无渗血,常规术后4~6小时内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APTT小于50—70秒时,通知导管室医师拔除鞘管。拔除鞘管后沙袋加压包扎6小时,绷带包扎24小时。
6.下肢股动脉伤口行封堵术或缝合术者,术后患肢制动6小时,并遵医嘱沙袋压迫6小时,12~24小时拆除绷带。
7.持续抗凝、抗血小板治疗者,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8.定时巡视患者,满足患者的生理需要。
9.做好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消除紧张、
焦虑的情绪。同时满足患者的需要,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整洁的休养环境。
10.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半流食为主。尽量不食易胀气食品,如牛奶、甜食等。
11.健康指导
(1)坚持药物治疗,不可随意增减药物,如抗血小板凝集药物(
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β受体阻滞剂,ACEI,他汀类药物等。控制好血压、血脂、
血糖,做好冠心病的二级预防。
(2)以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高纤维素饮食为主,勿暴饮暴食。
(3)严格戒烟、限酒,起居规律,情绪稳定,劳逸结合;适当进行
有氧运动,保持大便通畅。
(4)根据气候随时增减衣物,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5)定期门诊随诊。
二、主要护理问题
1.潜在并发症:出血与动脉伤口及使用抗凝剂有关。
2.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医疗限制有关。
3.知识缺乏与特定信息来源受限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