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健客资讯 > 咨询诊疗 > 内科 > 胃胀、嗳气、吃一点儿就饱?原来问题出在这儿!

胃胀、嗳气、吃一点儿就饱?原来问题出在这儿!

2018-04-10 来源:健康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联盟
摘要:功能性消化不良目前比较认可的发病原因包括胃肠动力不足、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因素、饮食和生活习惯等,而实际上,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往往是这几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后发生的。

 吃一点儿就饱,不想吃饭,还老是嗳气?你觉得自己病了,但是……反复就医,没啥毛病。查胃镜,结果显示没问题。做CT,一切都很正常。我都这么严重了,怎么会没病!总不能是我脑子坏了吧!


先别急。
 
其实,这些都是消化不良的表现,而反复检查不见异常,是因为这种消化不良并非源于某种器质性的疾病,医学上把这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它可能占到了所有消化不良人群的一半以上。

其实你真的病了
 
如果你没有溃疡、肿瘤,但就是有吃完饭肚子胀、吃一点儿就胀、肚子不舒服、恶心、嗳气等消化不良的表现,且至少持续6个月以上,那么就可以说是功能性消化不良了。
 
有的人吃饭吃得很少就开始感觉胃胀、恶心等不舒服,平时胃口很好,这会儿却一点儿都吃不下了;有的人会有上腹痛或者烧心的感觉,但是疼痛又是一阵一阵的,和吃饭没啥关系。
 
以上两种情况就代表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两种类型:餐后饱胀综合征和上腹疼痛综合征。
 
功能性消化不良目前比较认可的发病原因包括胃肠动力不足、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因素、饮食和生活习惯等,而实际上,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往往是这几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后发生的。

胃镜能不能不做?
 
不能。
 
发现一个早癌,挽救一个生命,拯救一个家庭。所以,一旦胃肠道出问题了,结合患者的年龄、病史等,首先还是要考虑那些常见的、看得见的器质性疾病,比如萎缩性胃炎、肿瘤、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当这些都被排除掉以后,才能够诊断某个患者得了功能性消化不良。如果只是因为害怕恶心等就不做胃镜了,一旦漏诊了什么疾病,带来的后果可比胃镜检查时所承受的痛苦要大太多。

这个病到底该怎么治?
 
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就算治疗期间有所好转,也十分容易反复,所以一定要做好攻坚战的准备,不能症状一好转就停止治疗。

饮食调整
 
最简单也是对大部分人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

吃什么?
 
米饭、面包、酸奶、苹果等都有助于减轻消化不良的症状,平时可以多吃点儿;而刺激、辛辣性食物、碳酸饮料、酒精、浓茶等则可能会加重消化不良,要少吃。

怎么吃?
 
除了吃什么,怎么吃也是有讲究的。
 
吃饭不规律、吃得太快等,都会加重消化不良的情况,所以看在自己已经病了的份儿上,每天三餐规律吃,细嚼慢咽吃得香。
 
这里再给大家推荐另外一种进食方式:每天吃少量的低脂餐,分6次,也就是每次只吃一点点,但可以吃好几次,而这些食物最好是不油腻的低脂食物。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功能性消化不良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只要平时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减少自己的焦虑和紧张,必要时结合适当的药物治疗,我们是完全可以远离它的。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资讯频道右侧轮播#)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