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肝脏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病变,是在肝细胞广泛变性和坏死基础上产生肝脏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并形成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导致正常肝小叶结构和血管解剖的破坏。病变逐渐进展、晚期出现肝功能衰竭、门静脉高压和多种并发症。它是严重和不可逆的肝脏疾病。此病起病时可无症状,病情逐渐发展,到后期出现两大类主要症状,即肝功能衰退和门脉高压症。此时可出现黄疽、腹水及消化道出血和肝性脑病等并发症。临床分类也以按是否出现上述症状划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
代偿期患者可参加轻体力劳动,但要注意避免劳累、
精神紧张,饮食要规律,科学搭配膳食,并定期随诊,有病情变化时及时就诊。
下面介绍失代偿期患者的护理。
一、护理措施
1.肝硬化并发感染时,须绝对卧床休息,解除精神紧张。有腹水者,如呼吸困难,应取半卧位。下肢水肿严重时,可协助抬高患肢,以消退水肿。关注患者安全,防止因乏力或腹水量多而导致跌倒、碰伤。
2.给予易消化,富于营养,含有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糖类的食物。做到定时、定量、有节制。早期可多吃豆制品、水果、新鲜蔬菜,适当进食糖类、鸡蛋、鱼类、痩肉;当肝功能显著减退并有肝性脑病先兆时,应对蛋白质摄人适当控制,避免血氨增高;如有腹水者,应限制钠盐的摄入,提倡低盐饮食或忌盐饮食。食盐每日摄入量不超过1?1.5g,铁水量在1500ml内,严重腹水时,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00mg以内,水摄人量在1000ml以内;对于有静脉曲张的患者应食用高热量、高蛋白、髙维生素的软饭或少渣软饭。饮食要细软,避免食入粗糙坚硬、带刺带骨的食物,烹调方式以蒸、煮、炖为宜。不宜进食过热食物以防止并发出血。
3.肝硬化患者抵抗力低下,易并没感染,特别是水肿患者应注意预防压疮。积极预防和治疗
口腔、呼吸道、
泌尿道或肠道感染,以免导致昏迷。
4.关注皮肤护理,保持床单位干燥、平整、无渣,受压局部经常给予热敷和
按摩,预防压疮。避免患者搔抓皮肤,注重保持皮肤清洁卫生。
5.对于黄疸及皮肤瘙痒的患者,应避免搔抓皮肤,定时翻身,清洁皮肤,勤换内衣;经常用温水擦洗全身,避免抓挠及使用碱性肥皂,以免抓破皮肤而感染及碱性肥皂进一步刺激皮肤。
6.限制水和盐摄入,准确记录出入量,定期测量腹围和体重,协助医师作好腹腔穿刺的护理。
7.经静脉补充营养。如进食量不足以维持患者的营养,可酌情由静脉输给10%的血浆以及血浆蛋白等。
8.遵医嘱服药,忌乱用药,尤其是成分不明的
中药,以免加重肝脏负担。指导患者按时、按量服药,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口服药应研碎服,以免碰破曲张静脉出血。
9.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若处在乙肝病毒活动期,应遵医嘱进行单位隔离。
10.协助患者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可使用缓泻剂,以便及时排出肠道内的毒素和有害细菌。
11.肝功能不全或出现肝性脑病前期症状时,不能随意使用镇静药、麻醉药。
12.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及一般状况,监测生命体征及血、尿、便常规,血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
13.如果患者出现心慌、烦躁不安、神志恍惚甚至昏迷,应按肝性脑病护理常规护理。
14.如果患者出现呕血、便血或粪便、呕吐物潜血阳性,应按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护理。
二、主要护理问题
1.潜在并发症:消化道出血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关.
2.潜在并发症:肝性脑病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严重感染、大量利尿或放腹腔积液、摄取含氮食物或饮酒、手术、用药不当等因素有关。
3.潜在并发症:电解质紊乱与应用利尿剂治疗腹腔积液有关。
4.潜在并发症:感染与营养不良、机体免疫能力减退、门-体静脉间侧支循环建立有关。
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减退、肝脏蛋白合成减少有关。
6.腹泻与肠黏膜水肿、肠道吸收不良等有关。
7.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营养不良或大量腹腔积液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