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健客资讯 > 咨询诊疗 > 内科 > 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2018-04-08 来源:内科护理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联盟
摘要:SAH可引起脑水肿及颅内压升高,严重者出现脑疝,应积极进行脱水降颅压,可用20%甘露醇、速尿、白蛋白等。药物欠佳并发脑疝可能时,可行颞下减压术和脑室引流。

一、概念

 
蛛网膜下腔出血
 
原发性SAH:各种病因导致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自发性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
 
继发性SAH:脑岀血、硬膜外或硬膜下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
 
1.先天性动脉瘤(50%-80%最常见);
 
2.脑血管畸形占第二位;
 
3.发育缺陷:脑底异常血管网病(moyamoya病);
 
4.其他: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动脉瘤、感染性脑动脉炎、颅内肿瘤、结缔组织疾病、血液病。
 
发病机制

三、病理
 
1.颅内容物增加致颅内压增高;
 
2.血液刺激脑膜致剧烈头痛和脑膜刺激征;
 
3.血液刺激丘脑下部和脑干致高血压和心律紊乱;
 
4.血细胞分解释放5-羟色胺及内皮素和缓激肽等致脑动脉痉挛甚至脑梗死。

四、临床表现
 
临床特点
 
1.可见于各年龄组;女性多于男性;
 
2.多有明显诱因,如剧烈运动、过劳、激动、用力排便、咳嗽、饮酒等,少数在安静下发病;
 
3.1/3患者动脉瘤破裂前数日或数周有头痛、恶心呕吐等警告性渗漏症状;
 
4.剧烈头痛(突然、剧烈、持续性)伴有呕吐和脑膜刺激征阳性;
 
5.视乳头周围、眼底玻璃体膜下片状出血;
 
6.发病后2-3天内达到高热。
 
并发症:再出血
 
1.SAH致命性并发症。
 
2.多见于起病4周内且尤以第2周最多;
 
3.症状和体征又复出现或加重;
 
4.SAH急性期发生“惊厥“常标志着再出血的发生;
 
5.CT和CSF检查提示新的出血。
 
并发症:脑血管痉挛
 
1.死亡和伤残的重要原因。
 
2.系血凝块对血管的直接刺激。
 
3.早发性(出血后,历时数十分至数小时);
 
4.迟发性(出血后4-15天,可继发脑梗死);
 
5.意识障碍和局灶神经体征如偏瘫等。

五、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头颅CT(确诊SAH首选)
 
提供出血量和病情的严重程度;
 
推测出血源;
 
有助于区分原发性SAH和脑外伤;
 
蛛网膜下腔出现高密度影像。
 
CT扫描越早,阳性率越高。
 
脑脊液(非首选和必检项目)
 
CSF呈血性。
 
脑血管造影(是检测动脉瘤的金标准)
 
确定动脉瘤和血管畸形位置。
 
六、诊断要点
 
突发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伴或不伴意识障碍;
 
无局灶性神经缺损体征;
 
CSF呈均匀血性、压力增高;
 
眼底检查见玻璃体膜下出血;
 
CT示蛛网膜下腔高密度影像。
 
七、治疗要点
 
一般治疗
 
1.进行心电监护,注意心律失常。
 
2.绝对卧床4-6W;头部抬高,保持病房安静、舒适和暗光。
 
3.避免一切可致血压及颅内压增高的诱因(用力排便、咳嗽、情绪激动、烦躁不安等);
 
4.烦躁不安者给予镇静剂;心电监护。
 
5.保持呼吸道通畅、降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褥疮等。
 
脱水降颅压
 
SAH可引起脑水肿及颅内压升高,严重者出现脑疝,应积极进行脱水降颅压,可用20%甘露醇、速尿、白蛋白等。药物欠佳并发脑疝可能时,可行颞下减压术和脑室引流。
 
防止再出血(止血)
 
6-氨基乙酸(EACA)、立止血、止血敏、止血芳酸(PAMBA)、vitK3等。
 
防治脑血管痉挛
 
Ca+拮抗剂:尼莫地平、尼群地平等。
 
其他疗法
 
腰穿放出脑脊液10-20ml/次,可降低颅内压,减轻头痛。
 
有诱发脑疝、颅内感染、再出血的危险性。
 
手术治疗
 
去除病因、及时止血、预防再出血及血管痉挛、防止复发。
 
在发病后24-72小时进行。

八、护理评估
 
病史:发病时间、相关诱因、症状体征和心理反应。
 
身体评估:意识状态、定位体征和脑膜刺激征。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头颅CT及CSF变化。
 
九、常用护理诊断
 
疼痛:与出血致颅内压增高及脑血管痉挛有关。
 
生活自理缺陷:与需绝对卧床有关。
 
焦虑:缺乏与疾病相关的知识。
 
潜在并发症:再出血、脑梗死、脑疝。
 
睡眠形态紊乱:与头痛环境改变有关。
 
十、护理目标
 
疼痛减轻
 
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未发生再出血等潜在并发症
 
获得疾病的相关知识并积极配合护理

十一、护理措施
 
头痛
 
1.观察头痛的程度及伴随症状。
 
2.向病人解释头痛的原因;告知病人及家属绝对卧床休息和严格限制探视的重要性。
 
3.告知病人情绪与疾病的关系并教会病人放松情绪的方法;遵医嘱用药并加强护理。
 
4.指导患者用放松疗法,如音乐、深呼吸及引导式想象等方法减轻疼痛。
 
5.必要时给予脱水、止痛的药物。
 
生活自理缺陷
 
加强生活护理;动员社会支持系统参与护理。
 
睡眠障碍
 
1.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恐惧心理。
 
2.适当给止痛药及镇静剂。
 
3.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大声喧哗。
 
4.有计划的安排护理活动,尽量减少对患者睡眠的干扰。
 
5.尽量满足病人以往的睡眠习惯及睡眠方式。
 
焦虑
 
1.做好入院告知,介绍主治医师、责任护士及环境。
 
2.创造安静无刺激的休息环境。
 
3.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剂减轻头痛。
 
4.告知病人和家属与疾病相关的治疗、护理和预防保健知识。
 
潜在并发症:再出血、脑梗死、脑疝。
 
1.密切观察病情。
 
2.及时发现出现的异常并告知医生;准备和抢救器材和药品
 
十二、护理评价
 
病人舒适感增加;
 
病人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病人住院期间未发生各种并发症;
 
病人和家属获得疾病的相关知识;
 
病人和家属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十三、健康教育
 
1.向病人解释绝对卧床休息的重要性。SAH复发,多见于发病后2-3周,绝对卧床休息可以避免再出血,一般需要卧床4-6周,包括大小便。
 
2.讲解再出血的诱因如咳嗽、打喷嚏、情绪激动、用力大便,用力搬重物等。
 
3.如果做腰穿,向患者解释腰穿的注意事项。

十四、保健指导
 
告知病人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情绪稳定;
 
告知女性病人12年内避免妊娠及分娩
 
告知病人及早进行脑血管造影和手术治疗的必要性;
 
告知病人饮食与疾病的关系;
 
告知病人保持大便通畅的重要性;
 
告知病人应避免剧烈运动。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资讯频道右侧轮播#)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