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保健】孩子老出汗怎么办?
摘要:若孩子全身易出汗,头发和面部爱出油,整个人看起来黏糊糊的,早上起床后有口臭,舌苔黄腻,小便黄,大便稀而且黏马桶,精神倦怠,那么可以初步判断是由湿热引起的。
很多孩子稍微活动一下或者睡觉时会出很多汗。孩子易出汗虽然是一种常见现象,但是必须引起家长的重视,因为出汗通常伴随手足心发热、口干或精力差、胃口不好等症状,而且出汗后被风一吹又极容易引起感冒。可是带孩子去医院做各项检查,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查不出特殊疾病的,那么,家长想改善孩子出汗多的情况,有哪些简单有效的办法呢?小翼针对不同类型的出汗给家长朋友们支支招。
阴虚内热
如果孩子经常口唇发红、手足心发热、口干、大便干燥且晚上入睡难,一睡觉就盗汗,这种情况一般是阴虚导致的。
>>对策<<
家长首先要从饮食上调理孩子的问题,少给孩子吃热性的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牛羊肉、榴莲等,让孩子多吃一些青菜、性平的土豆、红薯等食物再搭配适量的猪肉和鸭肉。做菜的时候注意口味要清淡,少放调味料。再者,睡眠是养阴最好的办法,所以一定要让孩子晚上早点睡觉,秋冬季节21点入睡最佳,春夏季节不能晚于23点。临睡前,家长可以为孩子搓一下脚心,先将自己的双手搓热,然后分别将孩子的左、右脚心各搓100次,这样可以起到滋阴降火的效果。
气虚出汗
如果孩子平时身体比较虚弱,胃口不好,性格内向,说话声音小,话不多,不愿意多活动,稍微活动就大汗淋漓,那么多半是气虚。
>>对策<<
家长可以从帮助孩子
调理脾胃、补足气血入手。首先,不要让孩子吃寒凉的食物,因为寒凉的食物会伤害孩子的脾胃。这里的“寒凉”指的既是温度也是性质,比如凉茶是性寒的,就算加热过后也改变不了寒凉的性质。少给孩子吃水果,因为水果的性质大多数都是寒凉的。现在是冬季,气温较冷,吃水果会加重脾胃的负担,最好不吃水果。其次,让孩子多吃一些温补脾胃且易消化的食物,如
鸡内金粉、淮山、杂粮粥等。最后,要帮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要按时吃饭,每餐不宜吃得过饱,多吃主食和蔬菜,适量吃些肉类。
坚持这几条,孩子的脾胃会慢慢变好,身体的气血也会更充足,易出汗的现象将得到缓解。
脾胃湿热
若孩子全身易出汗,头发和面部爱出油,整个人看起来黏糊糊的,早上起床后有口臭,
舌苔黄腻,小便黄,大便稀而且黏马桶,
精神倦怠,那么可以初步判断是由湿热引起的。
>>对策<<
在三餐方面,谨记“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家长要管住孩子的嘴,少让他们吃油炸、甜味、肥腻的食物,多吃一些有利湿作用的蔬菜如黄豆芽、绿豆芽、冬瓜、
木瓜、山药等。早晚餐可喝茯苓小米粥或赤小豆薏仁粥,平时适当煲些冬瓜、土茯苓、五指毛桃排骨汤给他们喝。不要让孩子过度喝水,口渴的时候适度喝点就行,喝得过多会加重体内的湿气。孩子早上起床后最好能做些运动,微微出汗帮助排湿,但不可大量出汗以免伤津液。
如果孩子出汗的症状比较轻微,且能够与上述三种情况对应的话,按照提供的方法调理会有所好转,但如果症状比较严重,调理的效果不明显,还是建议去正规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