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是指尿中含有过多的红细胞。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是没有红细胞的。医学上把病人尿液离心沉淀后,用显微镜来检查,如果每个高倍视野中有3个以上的红细胞,就叫血尿。若是仅仅在显微镜下查出红细胞,而眼睛看不出来有血的尿,叫做镜下血尿;如果眼睛能看出尿呈“洗肉水样”或带血色,甚至尿中有血丝或血凝块,叫做肉眼血尿。
血尿的常见原因
炎症:常见原因是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结核病、尿路感染、急性膀胱炎、肾盂肾炎;
结石:常见的疾病是:输尿管结石、尿道结石、肾盂结石。结石形成之后划破尿路上皮,引起出血导致血尿;此外,结石及继发感染可引起尿路梗阻,导致肾功能损害;
肿瘤:泌尿系统以及泌尿系统邻近组织器官的恶性肿瘤都可引发血尿;
外伤:是指暴力伤及泌尿系统;
先天畸形:如多囊肾,先天性肾小球基底膜超薄、肾炎、胡桃夹现象等;
全身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糖尿肾病、痛风、甲亢、心力衰竭、药物(如磺胺、汞、铅、砷中毒)、毒物、运动后等。
根据排尿时血尿出现的时段,可帮助医生大致判断出血部位。排尿开始发红、中后段变清或变淡,称为“初始血尿”,提示尿道或膀胱颈出血;排尿初始清亮或淡红色、末段发红加重,为“终末血尿”,提示病变位于膀胱三角区、膀胱颈或后尿道;如排尿自始至终红色深浅基本一致,称为“全程血尿”,出血则来自膀胱或膀胱以上尿路。常用“尿三杯”试验来帮助区别。
需注意,尿道口的持续滴血跟血尿不是一回事。当然,尿色发红也未必一定都是血尿,部分药物也可以导致尿色发红而误认为是血尿,如服用酚酞以后。
血尿的严重程度与疾病的轻重并不一定相关。比如泌尿系统肿瘤可仅有间断性肉眼血尿,严重的肾蒂损伤则甚至可以完全没有血尿。
患者如发现尿色发红,首先保持镇静,尽快就医,向医生详细描述病史及可能伴随的症状,以及既往病史、用药史等。医生会通过分析病史、物理查体、尿液及血液化验、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CT、MRI、静脉尿路造影),以及必要时的内窥镜检查等初步分析是否血尿及可能的原因,指导患者进一步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