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是脑部器质性病变,具有不可逆性,目前还无法治愈,只能通过长期服药控制病情的发展。据目前国内外研究显示,老年痴呆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两类,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一、营养神经类:
神经节苷脂。老年痴呆病人脑萎缩,大脑退化加速,神经细胞大量减少,补充神经节苷脂,通过改善神经细胞膜的功能,让(神经细胞胞体还存活的濒死的)脑细胞减缓凋亡的速度,改善脑萎缩的状况。
二、神经递质类:
安理申(盐酸多奈派齐)、卡巴拉汀、加兰他敏、盐酸美金刚、利发斯的明等。这类化学合成的西药,直接或间接提高人体乙酰胆碱含量或活性的作用。乙酰胆碱是人体兴奋性递质,与人的学习、记忆力有关,所以对痴呆的认知能力下降有治疗作用。
三、脑血管扩展类:
尼莫地平、尼莫通、尼麦觉林、都可喜、银杏制剂等。这类脑血管扩张剂,改善脑循环和增加血氧含量,通过增强脑新陈代谢,减缓脑细胞凋亡的速度。
常用药物: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1.多奈哌齐(安理申)——用于治疗轻中度AD的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
服药方法:每天5mg或10mg,晚上睡前服,以减少胃肠道的不适等症状,但对失眠的病人则建议白天服药。大剂量可获得相对好的临床效果,所以如果需要,建议最初4周~6周服用5mg/d,然后加量至10mg/d,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主要副作用是胆碱能作用,表现为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泻、厌食等,其他不良反应还有失眠、疲乏、肌痉挛、头晕、头痛,除恶心、呕吐可达中度外,大部分副反应均短暂且轻微,通常是一过性的,多发生在治疗的前3周之内,持续1天~2天,无需停药或调整剂量,继续服药可缓解。
2.重酒石酸卡巴拉汀(艾斯能)——治疗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型痴呆的一种假性不可逆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增加神经细胞突触间隙乙酰胆碱的浓度,改善AD患者的临床症状,可用于治疗轻、中、重度各期的AD患者,能够有效提高病人的认知功能、日常活动能力及改善精神症状,且耐受性好。另外,艾斯能对治疗合并有血管危险因素的AD患者的疗效更明显,且可以增加脑血流量,防止缺血损伤。
服用方法:艾斯能的推荐起始剂量是2次/d,1.5mg/次,前4周为剂量调整期,根据患者耐受性确定患者能耐受的最高剂量,每剂量水平治疗至少应持续两周,推荐的最大剂量是2次/d,6mg/次。维持服药期间不需要调整剂量。艾斯能应当每日随早餐和晚餐一起服用,应将整个胶囊吞服。
治疗期间若因副作用停药,在重新服药时应将用药量减至前一个低剂量水平,甚至更低剂量水平。初始服用时应注意监测肝肾功能。
3.加兰他敏:用于AD的治疗,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儿童脑型麻痹、因神经系统疾患所致感觉或运动障碍、多发性神经炎等。能增加突触间隙乙酰胆碱的浓度,进而改善突触后神经元的功能,这种竞争性抑制的机制可以使胆碱能功能缺陷严重部位的功能得到改善,而不明显影响胆碱能正常的脑区。
加兰他敏不与蛋白质结合,也不受进食和同时服药的影响。不良反应主要为胆碱能性质的,如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以治疗开始。的2周~3周多见,以后逐渐消失。推荐治疗剂量为30mg/d~60mg/d。
4.石杉碱甲:它是一种高选择性的胆碱酯酶竞争性和非竞争性的混合型抑制剂,其脂溶性高,分子小,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后较多分布于大脑的额叶、颞叶、海马等部位,增加神经突触间隙的乙酰胆碱含量,有效地治疗中老年人记忆力减退和各种类型的痴呆。
服药方法:通常2次/d,100μg~200μg/次,但每日服用量不超过450μg。石杉碱甲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厌食、胃肠道不适、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以及头晕、乏力、兴奋、失眠等反应,一般可自行消失。反应明显时减量或停药则可缓解、消失。
谷氨酸受体调控剂
美金刚(易蓓申):
治疗中重度至重度阿尔茨海默型痴呆。应由对阿尔茨海默型痴呆的诊断和治疗富有经验的医生处方并指导患者的使用。患者身边有按时监督患者服药的照料者的情况下才能开始治疗。应按照现行的诊断标准和指南对痴呆进行诊断。成人:每日最大剂量20mg。为了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在治疗的前3周应按每周递增5mg剂量的方法逐渐达到维持剂量,具体如下:治疗第一周的剂量为每日5mg(半片,晨服),第二周每天10mg(每次半片,每日两次),第三周每天15mg(早上服一片,下午服半片),第4周开始以后服用推荐的维持剂量每天20mg(每次一片,每日两次)。美金刚片剂可空腹服用,也可随食物同服。
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2%)有幻觉、意识混沌、头晕、头痛和疲倦。少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1-1%)有焦虑、肌张力增高、呕吐、膀胱炎和性欲增加。根据自发报告,有癫痫发作的报告,多发生在有惊厥病史的患者。这些副作用一般较轻,停药后大多可迅速消失。
脑代谢激活剂
具有激活、保护、修复大脑神经细胞作用,能够抵抗物理、化学因素所致的脑功能损害,改善记忆和回忆能力。此类药物能促进脑神经细胞对氨基酸、磷脂及葡萄糖的利用,从而增强病人的反应性、兴奋性和记忆力。代表药物有吡拉西坦、茴拉西坦、奥拉西坦、吡硫醇。
1.吡拉西坦(piracetam,又称脑复康)该药可激活细胞内腺苷酸激酶活性,提高大脑中三磷酸腺苷对二磷酸腺苷的比例,通过增强神经元及突触体的磷酸二酯酶活性,刺激突触传导,增强大脑皮层对皮层下神经结构的控制,拮抗如缺氧、酒精中毒等有害因素引起的学习能力下降。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记忆和思维减退,以及轻、中度痴呆。
2.茴拉西坦(aniracetam,又称阿尼西坦,三乐喜)临床研究表明,茴拉西坦对AD病人认知功能减弱有治疗作用,能改善长、短记忆及其它功能如学习、注意力集中、推理和抽象思维等。与吡拉西坦相比,茴拉西坦的药理作用强,起效快。口服200mg,3次/天,1~2个月为1个疗程。此药能改善缺血,缺氧条件下出现的行为及识别功能紊乱。对健忘症、记忆减退、老年痴呆及脑血管后遗症等有肯定疗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偶有口干、嗜睡等症状。
3.奥拉西坦(oxiracetam)该药对特异性中枢胆碱能神经通路有刺激作用,可增强半衰老细胞活力,提高和促进大脑记忆,对老年性记忆和精神衰退有效,作用较吡拉西坦强2~3倍,据称该药在老年人体内无蓄积,且吸收良好、安全性高、耐受性好、临床应用广泛。
抗氧化剂和神经保护
随着年龄增长,血中自由基增多,对DNA活性,细胞膜和各种蛋白酶,细胞的微细结构都有破坏作用。细胞的破坏,衰老最终导致机体的老化。由此推理,应用抗氧化剂和神经保护剂防止自由基的危害可能会有效防止或治疗老年痴呆。抗氧化剂通过消除自由基和活性氧或者阻止其形成,从而保护神经细胞不被损伤,目前这类药物主要有维生素C、维生素E、姜黄素的抗氧化功能更是维E的十倍。此类药物副作用少,相对安全性高。β胡萝卜素和银杏制剂中富含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剂;硒是构成谷胱甘肽氧化酶的成分,可清除过氧化氢,保护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阻止细胞膜被氧化。
脑循环改善剂
脑组织对氧及能量的需要量很大,且无储备功能,因此当各种因素导致脑缺血缺氧时,很快出现代谢障碍、糖酵解增加、乳酸增多、ATP减少,导致酸中毒,引起细胞损害,神经元变性、死亡。当影响涉及皮层、海马、基底节等与智能相关的结构时,可出现痴呆。此类药物以麦角衍生物为代表,临床上常用的二氢麦角碱类药物包括尼麦角林、双氢麦角碱等,其他如都可喜、钙离子拮抗剂等。
非药物治疗
精神症状的治疗
约80%的老年痴呆都有不同程度的精神行为症状。需要心理疏导和药物治疗相结合进行干预。针对不同病人表现的“污言秽语”、暴躁或者沉默胆小的倾向,主要抗精神病、抗焦虑、抗忧郁这3种精神症状。
3R智力激发法:
1R:往事回忆—用过去事件和相关物体通过回忆激发记忆。
2R:实物定数—激发老年性痴呆者对于其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的记忆。
3R:再激发—通过讨论思考和推论激发患者智力和认知能力。
球体涂色法:
直径20cm的圆球被曲线划成6个区,涂成红、黄、蓝3种颜色,不能相邻的2个或几个区均涂一种颜色,不限时间。
血管弱激光照射法
采用He—Ne激光可改善因衰老所致的多系统失调。
亮光疗法
用于治疗AD患者的睡眠和行为障碍。AD患者的睡眠觉醒节律破碎而零乱,白天睡眠时间增多,夜间睡眠时间减少。方法:每天上午9点至11点,采用3000-5000Lx的全光谱荧光灯照射,灯距1米,持续4周,可提高视觉水平,减少白天睡眠时间,使夜间睡眠难以整合,减少疾病所引起的异常行为。
其它治疗
老年痴呆非药物治疗还有手术治疗,干细胞治疗及基因治疗等,但这些治疗方法都未进过临床验证,对于年龄比较大的老年痴呆患者存在高风险,建议药物保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