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健客资讯 > 咨询诊疗 > 内科 > 心房颤动易中风,电烧术成功率独步全球!

心房颤动易中风,电烧术成功率独步全球!

2018-03-28 来源:台湾华人健康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联盟
摘要:心房颤动是心房内不规则电气活动,使心跳呈现不稳定速度、又快又乱,而这乱跳同时会让患者出现心悸、晕眩、胸痛、头晕、无力、呼吸困难等症状,有些患者甚至根本感觉不到任何症状。

 心跳忽快忽慢,或有心悸、晕眩、胸痛,小心是心房颤动。心房颤动是成年人最常见的心律不整原因,目前盛行率已超过全台湾人口百分之一(估约23万人)。但是,根据药局进行的万人心房颤动筛检结果发现,其中有531名患者被检测出有心房颤动,将近9成罹患心房颤动而不自知!


心房颤动是心房内不规则电气活动,使心跳呈现不稳定速度、又快又乱。
 
心房颤动是心房内不规则电气活动,使心跳呈现不稳定速度、又快又乱,而这乱跳同时会让患者出现心悸、晕眩、胸痛、头晕、无力、呼吸困难等症状,有些患者甚至根本感觉不到任何症状。随着年龄增长,心房逐渐老化,易引起冠心疾病,临床发现,7成以上的患者年龄都在65岁以上,此外,有高血压、糖尿病、脑中风病史、心血管疾病、心脏瓣膜疾病、心脏衰竭等,也都是好发族群。

心房颤动治疗要控心律:电烧手术独步全球
 
治疗心房颤动患者,使用口服抗凝血药物只能预防中风的发生,无法彻底治愈心房颤动,或降低心房颤动的发作频率,想要有效达到心律控制的目标,必需透过“心房颤动电烧术”,才能突破药物限制。而此手术是由台北荣总副院长陈适安教授在20年前所创,他发现,心房颤动成因为“上腔静脉”和“肺静脉”异常放电,进而研发出此项电烧手术。
 
台北荣总副院长陈适安教授在20年前所创,他发现,心房颤动成因为“上腔静脉”和“肺静脉”异常放电,进而研发出此项电烧手术。
 
陈适安副院长表示,“心房颤动电烧技术”已被全球广泛的运用于心房颤动的治疗,可有效帮助病患免于心房颤动的威胁,降低病患的中风风险和改善生活质量。北荣3千多名手术案例的术后并发症仅约百分之2点59,低于国际平均百分之4点54,成功率可说是独步世界。
 
如果在休息状态时测量,却常常会量到心跳超过每分钟一百二十下,且心跳不规则,快慢速度不一,就要怀疑是否是心房颤动。
 
台湾心律医学会郑成泉副理事长指出,传统抗凝血剂的副作用较大,与许多食物及其他药物容易产生交互作用,降低或加强了抗凝血效果,以致药效不稳定难以掌握。患者必须定期回诊,接受抽血,以确认抗凝药物的剂量是否需要调整,造成病患生活上许多的不方便。
 
最新版《台湾心房颤动治疗指引》建议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血药物作为中风预防的第一线选择。在大型临床试验的亚洲次分析中,新型口服抗凝血药物可以有效且安全的预防心房颤动所引起的脑中风。

万人筛检心房颤动:9成患者罹患心房颤动而不自知
 
台北荣总医疗团队与全台3百多家小区药局携手举办万人筛检活动,针对65岁以上民众进行大规模筛检,在测量血压时,一并侦测是否合并心房颤动,并给予详细的卫教。结果发现,有531名患者被检测出有心房颤动,其中471名没有心律不整病史,相当于近9成患者罹患心房颤动而不自知。
 
心脏内科主治医师赵子凡表示,约有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心房颤动病患并无临床症状,很大一部分是在中风就医后才被确诊,但往往为时已晚,已经造成了偏瘫、卧床等悲剧。
 
呼吁如果在休息状态时测量,却常常会量到心跳超过每分钟一百二十下,且心跳不规则,快慢速度不一,就要怀疑是否是心房颤动。民众可以常常测量自己的脉搏,为自己的健康“把脉”。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资讯频道右侧轮播#)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