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头巾止偏头痛?中医4锦囊防气滞血瘀
摘要:中医把偏头称为“诸阳之会”,把脑称为“髓之海”,五脏六气的气血皆上注于头面,所以,当五脏六腑出现问题时,都有可能引起头部的疼痛。而偏头痛主因是身体“气滞血瘀”所致。
偏头痛,绑头巾能有效止痛吗?中医指出,在头上绑白布条,是韩国治疗偏头痛的民俗偏方,认为可以减轻疼痛、避免头晕。但是,中医观点认为偏头痛是一症状而非疾病,远离“气滞血瘀”,不妨透过药膳茶饮、穴位按摩4锦囊,才是妙方。
台湾中医公会全联会理事长陈旺全指出,中医把偏头称为“诸阳之会”,把脑称为“髓之海”,五脏六气的气血皆上注于头面,所以,当五脏六腑出现问题时,都有可能引起头部的疼痛。而偏头痛主因是身体“气滞血瘀”所致。
中医:偏头痛主因气滞血瘀
传统中医认为,“气滞”、“血瘀”和每一个人的体质、生活起居、饮食方式、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密切相关,特别是女性朋友由于
肝气郁结、形寒、饮冷、晚睡、失眠、情绪等,造成生理周期不顺而引起的头痛,可以说占多数。
韩国因位处高纬度,天气寒冷,常因多属于“阳虚寒凝”体质,受外寒侵袭,致肝经受寒,凝滞不通,易诱发偏头痛。所以民俗偏方头绑白布条,主要是保暖头部,避免“气滞血瘀”。而中医则是依据经络辨证,依照位置对症治疗,缓解头痛。
面对偏头痛,如果长期处于压力状态、容易焦虑、忧郁、睡眠不佳,一定要就医调整体质。
中医解偏头痛4锦囊少风险
陈旺全中医强调,偏头痛分成:“虚寒型”、“紧张压力大”与“胃火炽盛”等3种,其中以“虚寒型”与“紧张压力大”这2种较为常见,常用的中药有葛根、羌活、
白芷、天麻、勾藤、生白芍等。
中医治疗偏头痛,除了可用
针灸、中药,并搭配茶饮与穴位按压改善外,如果长期处于压力状态、容易焦虑、忧郁、睡眠不佳而引起偏头痛,又不易缓解,则一定要就医调整体质。民众平时则可用以下4招小锦囊缓解偏头痛。
第1招/川芎饮助活血
材料:当归3钱、川芎3钱、菊花3钱。
作法:将上列药物置于杯中,倒入500至800cc的沸水,等10至15分钟后即可。
功效:助活血行气、清头部风热,舒缓头痛、眼干涩等不适。
第2招/按穴位、促循环
按压额头发际正中央往上约1指宽的上星穴、双眉联机正中间的印堂穴及颈后两侧、近发际线与耳垂平行的风池穴,可放松肌肉及缓头痛,以指腹按3~5秒后放开再按,每次按10下,每天3次。
第3招/水疗缓解头痛
平日洗澡时以莲蓬头热水对着眼睛和太阳穴轮流冲2至3分钟,以水疗热敷方式保养。水花喷溅会产生负离子,冲热水则能增加血液循环,使血管扩张,都可让日后偏头痛发作时,不再那么疼痛。
第4招/少喝冷饮冰品
喝冷饮或吃冰速度太快或一下吃太多,也会让颈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头痛,尽量喝温水、热茶,提高身体温暖度让循环顺畅;油炸、烧烤类及干酪等食物难消化,也会影响血液循环,应少吃。
这一些偏头痛类型适合冰敷:
偏头痛在急性期应以冰敷方式缓解,特别是头痛又身体微微发烧(体温超过37.5度)的感冒发烧型、日晒过度引发头痛的中暑型,或感觉太阳穴规则或不规则鼓动的血管搏动型偏头痛,应立刻冰敷太阳穴或印堂,可以很快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