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圣保罗州坎皮纳斯州立大学(UNICAMP)进行的一项科学研究发现了与急性病毒性细支气管炎严重程度相关的遗传因素。该研究得到了圣保罗研究基金会-FAPESP的支持,研究结果发表在《基因》杂志上。·
新生儿易患毛细支气管炎
该研究的首席研究员和UNICAMP医学院教授JoséDirceuRibeiro说:“毛细支气管炎是1岁以内新生儿最常见的疾病,也是全世界1岁以内婴儿住院的主要原因。”
细支气管炎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导致细支气管急性炎症损伤,大多不会造成严重后果。然而,1%-3%的患者需要住院治疗,其中一些需要补充氧气,还有小部分人需要ICU治疗,包括机械通气。
不是高风险人群,却依然病情严重?
坎皮纳斯州立大学的一位研究人员FernandoAugustodeLimaMarson说:“在急性病毒性细支气管炎病例中,检测遗传相关性是开发测试的第一步,用以预测每位抵达急诊室后诊断患有该疾病的患者的可能临床结果。”
有些病人患有严重急性病毒性细支气管炎,却并没有任何造成该病风险因素的习惯,如早产,肺病史和被动吸烟。
这项研究,就着力于这种病人病情与基因因素直接的关联。Ribeiro说,“很大一部分患者并没有患病危险因素,却仍然患病且病情相当严重。”
为什么会得毛细支气管炎?
为了调查是否存在可能影响病情严重程度的遗传因素,研究人员对坎皮纳斯地区三所医院的181名儿童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研究。研究者在UNICAMP的教学医院(HospitaldasClínicas医院)、Sumaré州立医院和VeraCruz医院进行筛查,对被诊断为急性病毒性细支气管炎的患者给予氧疗。
研究人员首先对患者的鼻腔分泌物进行采样,以确定每种情况下引起毛细支气管炎的病毒类型。正如预期的那样,在大多数情况下,造成该疾病的病因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更确切地说,RSV感染占69.9%,鼻病毒占26.5%。
研究人员还对这181名儿童进行了评估,以确定他们是否属于急性病毒性细支气管炎的一个或多个危险群体。这项分析的结果显示,有131人(或72%)不属于任何风险群体。
研究者运用分子生物学和统计学技术研究和比较患者的DNA,以寻找特定的遗传标记,特别是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一种占人类基因组中90%以上遗传变异的DNA序列变异。
这项研究数据的统计学处理中,比较了患者和随机邀请的536名年龄19-25岁、没有个人或家族肺病史的健康个体的对照组的多态性频率;还分析了每种病毒的多态性频率,包括RSV亚型A和B以及鼻病毒,并鉴定了可能的病毒共检测病例。
“我们的研究集中在可能与急性病毒性细支气管炎严重程度相关的遗传因素上,”Marson说。“它提供了患者遗传易感性与疾病严重程度之间联系的证据。据我们所知,这是世界范围内首次展示此类细节的研究,包括大量的遗传变异。”
一些基因确实与可能导致疾病的特定病毒的存在有关。UNICAMP的研究人员发现SNPrs2107538*CCL5与由RSV和RSV亚型A引起的细支气管炎之间的联系,以及由鼻病毒引起的SNPrs1060826*NOS2和细支气管炎之间的联系。
“SNPsrs4986790*TLR4,rs1898830*TLR2和rs2228570*VDR与非常严重的疾病相关,后者发展成致命的病情,SNPrs7656411*TLR2与需要补充氧气有关,而rs352162*TLR9,Marshall说,rs187084*TLR9和rs2280788*CCL5与需要ICU入院的病例有关。最后,rs1927911*TLR4,rs352162*TLR9和rs2107538*CCL5与需要机械通气有关。
Marson说:“医学正朝着开发适合每个病人需求的治疗方法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鉴定与所涉疾病相关的SNPs可能为其提供一个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