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PU)指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胃肠道粘膜被胃酸/胃蛋白酶消化而造成的溃疡,病变深达粘膜肌层,可发生于食管、胃及十二指肠,也可发生于胃-空肠吻合口附近,以及含有胃粘膜的Meckel憩室内。
其中胃溃疡(gastriculcer,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ulcer,DU)最常见,所以又称消化性溃疡。临床上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之比是3:1。
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居多,男性多于女性(2~5:1),人群中约有10%在其一生中患过消化性溃疡。
为什么会得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发生机制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幽门螺杆菌感染
引起消化道溃疡的病因较多,但最常见的病因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资料显示,在胃溃疡中Hp的检出率为70%~90%,在十二指肠溃病中Hp的检出率高达95%~100%。同时大约1∕6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可能发生消化性溃疡病。
2、胃酸过多
著名胃肠病学家斯瓦茨有一句名言——“无酸无溃疡”,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与胃酸分泌过多有关。
3、药物因素
长期应用阿司匹林以及止痛药(芬必得、英太清等)、抗凝药(波立维、泰嘉、华法林等)、激素会造成溃疡,特别是阿司匹林。
4、饮食因素
喜欢浓茶、咖啡、烈酒、辛辣调料、泡菜等食品,可影响胃酸的分泌,削弱胃黏膜的屏障作用,导致溃疡病的发生。
5、吸烟
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可损伤胃黏膜,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会增加91.5%的胃酸分泌,长期大量吸烟不仅不利于溃疡的愈合,亦可致其复发。
6、饮酒
酒精可刺激胃酸分泌,对胃黏膜也有直接损伤作用。
7、精神因素
长期精神紧张可增加胃酸的分泌,还影响胃肠道黏膜的血液营养供应,引起溃疡病。
8、其他
地理环境与气候因素、自身免疫疾病、胃十二指肠反流等也可能与消化性溃疡发生有关。
消化性溃疡有遗传性吗?
遗传因素可能是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之一,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存在家族聚集现象。
消化性溃疡与血型有关吗?
O型血的人群中,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比其他血型者高35%左右。
哪些人易患消化性溃疡?
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
长期大量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肾上腺皮质激素、降压药物利血平者,
有消化性溃疡家族史者,
长期吸烟者,暴饮暴食以及不规律进食者,
居住高山地区者,均易发生消化性溃疡,
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年轻者多于年老者。
某些慢性病,如肝硬化、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尿毒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胃泌素瘤易发生溃疡。
消化性溃疡会癌变吗?
胃溃疡癌变至今仍是个争论的问题。一般估计,胃溃疡癌变的发生率不过2%~3%,但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一般不引起癌变。
哪些人应警惕胃溃疡癌变?
凡中年以上的胃溃疡患者出现下列情况,均应怀疑胃溃疡癌变的可能,均必须定期重复X线钡餐和胃镜检查。
(1)严格内科治疗4~6周,症状无好转者或无并发症而疼痛的节律性消失、食欲减退、体重明显减轻者;
(2)粪便潜血试验持续阳性,并出现贫血者;
(3)X线钡餐或胃镜检查不能除外胃溃疡恶变者。
消化性溃疡的防治
1、饮食
规律饮食,忌辛辣刺激、生冷硬、油腻食物,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胃酸分泌饮料,戒烟酒;
2、心情调节
调整心情,解除心理负担,缓解焦虑;
3、排查幽门螺旋杆菌
正规服用药物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4、药物预防
如有消化性溃疡病史者,在好发季节(如秋冬交替、冬春交替时)可预防性应用抑酸剂PPI类或胃粘膜保护剂;
5、避免药物损害
不用或少用阿司匹林、去痛片等止痛药物及激素药物;
6、正规药物治疗
胃溃疡1个疗程要服药4~6周,疼痛缓解后还得巩固治疗l~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抗酸类药物宜在饭后1小时或睡前服用;
7、注意复查胃镜
胃溃疡有癌变可能,停药后最好每年复查1次胃镜,年龄大于40岁须每半年复查1次胃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