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蓝光!只吃叶黄素不够!营养师建议“黄绿红”更好
摘要:现代人紧盯3C产品的习惯,不仅容易蓝光直射,造成眼睛黄斑部病变的罹患率提升,在过度用眼情况下,更可能使眨眼次数大幅降低,长期下来便容易导致眼睛无法得到正常滋润,使扰人的干眼症问题找上门。因此,想要成功护眼,除了常见的双黄:叶黄素及玉米黄素外,同时补充黄绿红3色植萃晶华素,效果更加乘。
长期处于3C产品的蓝光危害下,小心眼睛黄斑部健康亮红灯!营养师提醒,想要有效降低3C产品带来的蓝光危害、保护眼睛,只吃叶黄素可不够,适度搭配玉米黄素、Omega-3、藻红素等其他“黄绿红”晶华素,多点颜色会更好!
叶黄素、玉米黄素怎么补?美研究:10:2黄金比例,浓淡最适宜
根据2017全台护眼趋势调查,台湾人每天使用3C产品的时间高达8.7小时,十分惊人!也正由于现代人工作、生活,离不开计算机、手机、平板等3C产品,因此台湾人对于眼睛的保养,自然也日渐重视,尤其重度使用3C产品,容易对黄斑部造成伤害,导致眼睛
视力出现问题,严重甚至有可能失明。
人体视网膜内的黄斑部色素,是由叶黄素与玉米黄素所组成,主要有吸收蓝光、保护黄斑部的好处。但是,狂补充高剂量叶黄素这样对吗?王舒怀营养师表示,以营养学角度来看,想要发挥护眼效果,叶黄素与玉米黄素摄取量太多太少都不好,刚刚好最好!美国国卫院AR
EDS2研究就指出,要有效保护黄斑部健康,建议以10:2,也就是以纯量计,叶黄素10毫克、玉米黄素2毫克一同补充才是适当的黄金比例。
除了选对配方比例外,吃下肚能否被有效吸收也是关键!叶黄素及玉米黄素可分为酯化型与游离型2大类型,其中,游离型分子量较小,仅为酯化型的1/2,因此若在相同剂量下,选择游离型,会比酯化型来的好吸收、生物利用率也大幅提升,而眼睛黄斑部内的都是游离型。还有,天然叶黄素和玉米黄素都很容易变质,选择不会退色、质量可靠的原料也相当重要,不然吃了也是白花钱。
想要成功护眼,除了常见的双黄:叶黄素及玉米黄素外,同时补充黄绿红3色植萃晶华素,效果更加乘。
护眼不只叶黄素!补对3大黄绿红植萃晶华素加分
现代人紧盯3C产品的习惯,不仅容易蓝光直射,造成眼睛黄斑部病变的罹患率提升,在过度用眼情况下,更可能使眨眼次数大幅降低,长期下来便容易导致眼睛无法得到正常滋润,使扰人的
干眼症问题找上门。因此,想要成功护眼,除了常见的双黄:叶黄素及玉米黄素外,同时补充黄绿红3色植萃晶华素,效果更加乘。
黄——叶黄素、玉米黄素:美国国卫院AREDS2研究指出,要有效保护黄斑部,建议依照叶黄素、玉米黄素10:2的黄金比例适度补充,保护眼睛免受氧化、避免蓝光对眼睛的损害,就像是天然的护目眼镜!
绿——DHA藻油:想要让眼睛水润、不干涩,适度补充Omega-3好油非常重要,而且油脂能帮助身体吸收亲油性的叶黄素及玉米黄素。以往常见Omega-3、DHA来源主要是鱼油,除了素食者不能食用外,更存有海洋重金属污染物累积的疑虑,近来欧美兴起挑选富含植物性DHA的藻油来补充。
红——藻红素:也称为虾红素,取自海藻中的藻红素,避开常见过敏原来源(虾蟹类来源),且素食者也可食用。藻红素对于因紧盯屏幕引起的睫状肌紧绷问题,有辅助循环、放松的效果。此外,藻红素亦是相当强的抗氧化剂,抗氧化作用为是维生素C的6000倍,可保护眼睛不受自由基的攻击。
王舒怀营养师也提到,平时要养成每用眼30分钟适度休息3~5分钟,以及维持良好距离、用眼环境的习惯。
照顾灵魂之窗!良好用眼习惯+聪明选营养补充品是关键
王舒怀营养师也提到,平时要养成每用眼30分钟适度休息3~5分钟,以及维持良好距离、用眼环境的习惯。若要补充营养保健品,也要特别注意选对全方位的复方成分,对于终身视力健康:青年、中年、老年期才能有更全面的帮助,除了年轻一辈的3C族,要注意干眼症及视力恶化,也要提防未来成为银发族后的黄斑部病变。此外,挑选上须特别注意原料来源是否有专利、文献报告、国际食安认证与第三单位食品检验合格左证,才能吃的有效、吃的安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