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拉撒看似日常小事,却能反应出很多健康问题。一滴尿能看出癌症?可能是危言耸听。但尿尿颜色能看出不少健康问题,倒是真的,否则尿检干嘛?
健康的尿什么样?
1、尿量
成人:1000~2000毫升/天
婴儿:400~500毫升/天
幼儿:500~600毫升/天
学龄前儿童:600~800毫升/天
学龄儿童:800~1400毫升/天
注:婴幼儿、儿童尿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个体差异较大。
2、颜色
淡黄色,呈透明状,无沉淀混浊现象。
尿液颜色可因饮水、出汗及活动量不同而有所改变,一般从淡黄色至深琥珀色,都可是正常现象。
十种尿液颜色要当心!
1、红色或粉色尿
导致血尿的原因有很多:
正常生理因素
*吃了太多的含紫色或红色素的食物,如甜菜、胡萝卜、火龙果、苋菜、蓝莓;
*服用某些药物也可导致尿尿颜色变红,如利福霉素类、硝基咪唑类、
美沙拉嗪、左旋多巴、
利福平、非那吡啶、番泻叶;
由食物、药物引起的假“血尿”都是暂时的,一般停止使用12小时后,尿尿颜色就会恢复正常。
危险疾病因素
会导致血尿的疾病有很多,常见于各种肾炎、
泌尿系统感染/结石、出血性膀胱炎、肾结核、良性前列腺增生、肾及尿道损伤、肾肿瘤、输尿管肿瘤、膀胱肿瘤、前列腺肿瘤等。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猩红热、充血性心力衰竭、铅或汞中毒等也常引起血尿。
注:血尿现象并不罕见,而最终只有极少数人会被确诊为癌症。别自己吓自己啦!
2、白色尿
常见于脓性尿、乳糜尿和盐类尿。
盐类尿:尿色白,像石灰水。小儿冬季常见,多因尿液含盐过多造成。正常生理现象,无需用药,多喝白开水就好。
脓性尿:尿液呈乳白色,像淘米水。是由严重泌尿道化脓感染引起的,常见于肾盂肾炎、膀胱炎、肾脓肿、尿道炎,或严重的肾结核。
乳糜尿:颜色比脓尿浓郁,像牛奶。可能是因为劳累或吃了太多高脂肪食物;还可见于丝虫病、小儿先天淋巴管病变,很少见。
3、深黄色尿
常见原因:上火。需注意饮食,少吃荤,多吃素。
注意饮食,少吃荤,多吃素。
食物或药物:如食用胡萝卜,服核黄素、痢特灵、大黄等药可出现尿液变黄,停止服用即可消失,无需担心。
发热或有吐泻:脱水,尿液浓缩,小便就显得很黄。
肝脏或胆囊病变:小便黄得像浓茶,在肝炎的早期可见。
泌尿器官化脓:黄色浑浊的脓尿。
4、棕褐色尿
像酱油:可见于急性肾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肾脏挤压伤、大面积烧伤、溶血性贫血,或剧烈运动后。
5、红褐色尿
起床后尿呈红褐色: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特征。若在吃蚕豆后出现这种小便,要警惕蚕豆病;如伴有疲乏、头晕、恶心、皮肤眼睛发黄等症状,需立即送医院救治。
6、黑褐色尿
常发生于急性血管内溶血的病人,如恶性疟疾,医学上称为黑尿热;还可见于酚中毒、黑色素瘤、尿黑酸病、急性肾小球肾炎等。出现黑色尿液,需马上就医治疗。
7、无色尿
可能是
糖尿病、慢性间质性肾炎、尿崩症的信号,如果不是饮水太多的缘故,应注意鉴别。
8、泡沫尿
偶尔带泡沫是正常现象。如果总是带泡沫,就可能是蛋白质摄入过多或肾脏疾病了,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9、蓝色尿
蓝色尿多与服药有关;如服用利尿剂氨苯喋啶、美蓝、大量
水杨酸,或注射亚甲蓝针剂、误服亚硝酸盐、氯化物、苯胺、靛脂肪等。
但是如果没有服药经历,就可能是尿路感染或某些疾病所致,可见于霍乱、斑疹伤寒、原发性高血钙症、维生素D中毒、先天性肾性中性氨基酸尿、蓝尿布综合征。
10、绿色尿
淡绿色:见于大量服用消炎药后,或吃了带色食物。饮食清淡+多喝水即可恢复正常。
中绿色:见于尿路感染,尿内有绿脓杆菌滋生。
暗绿色:原因同蓝色尿,需就医诊治。
小编说:只有相当高浓度的血尿,才是肉眼可见的;而一般的尿中带血,我们根本看不到。所以尿尿颜色不对时,做个尿检很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