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发性T1DM的现状
我国目前采用WHO(1999年)糖尿病的病因学分型体系,分型的基础主要根据病因学证据。在这个分型体系中,糖尿病共分为4大类,即T1DM、2型糖尿病(T2DM)、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前三种在临床中是较为常见的。
T1DM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其显著的病理生理学和病理学特征是胰岛β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和消失所导致的胰岛素分泌显著下降或着缺失。根据WHO分型,T1DM可分为免疫介导性和特发性两大类。
暴发性T1DM具有突发起病、胰岛自身抗体阴性、胰酶升高、胰岛功能极差等特点。
暴发性T1MD的临床特征
陆菊明教授向大家介绍,暴发性T1MD的临床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起病前常伴有感染病史
●发病较急骤,平均病程仅为4.4天
●代谢紊乱严重,起病时血糖平均水平为44.4mmol/L,且伴有严重的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等症状
●HbA1c接近正常,GA轻度升高
●起病时胰岛功能几乎完全、不可逆地丧失
●无自身免疫的证据,仅有少数患者可阳性
●可以有胰腺外分泌腺受损
●可以并并肝、肾、心脏、横纹肌溶解、胰腺外分泌等各多脏器功能损害
暴发性T1MD的诊断标准
1、出现糖代谢紊乱症状后(一般在1周内)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
2、初诊时血浆葡萄糖水平≥16mmol/L,且HbA1c<8.5%;尿C肽<10μg/d,或空腹血C肽<0.1nmol/L(0.1ng/ml)、胰升糖素兴奋后或进食后血C肽峰值<0.17nmol/L(0.5ng/ml)
暴发性T1MD的流行病学
近年来,各国陆续有一些暴发性T1DM的病例报道,但绝大多数集中在日本。在新发T1DM患者中,暴发性T1DM患病率可高达10.3%。暴发性T1DM在各年份及各月份的发病例数无明显规律,发病年龄主要以中青年为主。
与经典T1DM及特发性T1DM相比,暴发性T1DM患者的起病病程更短,血糖水平更高;HbA1c、空腹及餐后C肽水平更低;生化指标也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动脉血pH、CO2CP、血钠更低,β-羟丁酸、血淀粉酶、ALT、AST、K、BUN及Cr水平更高,BE更多。
分析中国暴发性T1DM相关病例报道可见,有的病例可在药物过敏后或者妊娠期间发病。并且,随着病程延长,暴发性T1DM患者的空腹及餐后C肽水平会下降,胰岛功能则快速减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