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是肾脏健康的“晴雨表”。不管是普通人还是已有肾脏疾病者,能通过观察自己尿液变化,及时反馈给医生,是一个关心自我健康的好习惯。
但,这位患者的尿液颜色异常,其实并不是由他害怕的疾病引起的,而是由于大黄本身可以使尿液“染色”,是一种正常的服药反应。
除了大黄,还有哪些药物会使尿液变色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红色、橘红色
常用于慢性便秘的酚酞片,可以使尿液变成像“血尿”一样的红色;治疗结核性疾病的利福平,不但可以使尿液变红,还能使泪液、汗液、唾液都能分泌出不同程度的红色。
除此之外,抗生素类的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抗凝药华法林;精神类药物苯妥英钠、氯丙嗪;抗肿瘤药阿霉素、多柔比星、柔红霉素;风湿科药物柳氮磺吡啶等,都可以使得尿液呈红色、橘红色。
橙色、深黄色
长期服用维生素B2或者复合维生素,以及黄连素、大黄、番泻叶、核黄素、呋喃啶,可以使得尿液变成橙色、深黄色。
蓝色、绿色
利尿剂氨苯蝶啶可使尿液呈淡蓝色,阿米替林、亚甲蓝、丙泊酚,可使尿液呈蓝绿色。
黑色、棕色
高价铁剂、抗疟药奎宁,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左旋多巴,可使尿液变暗棕色至黑色。
服用以上药物,是由于药物代谢引起的尿色“变色”,一般对身体无影响,不必过度惊慌。但如果排除药物所致,尿液颜色异常,应及时就医。
小伙伴们,是不是发现,原来尿液的颜色还可以这么“染”!天天跟肾上线一起涨姿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