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遇到一些女性肾病患者咨询,为什么怀孕后肌酐下降了呢?是不是肾功能好转或者出现了别的问题?
其实,怀孕后血肌酐降低是普遍现象,这是由于特殊的生理改变造成的。
那么,跟随肾上线一起来看看在怀孕期,肾脏是如何变化的吧!
怀孕期是女性生命中很特殊的一段时间,怀孕后身体各个方面,如激素水平、血流,都会出现巨大变化。
一、
怀孕期的肾脏
1、肾脏体积的变化:肾脏的体积会变大,大小增长1~2厘米,体积增加30%。
2、肾脏血流的变化:血管明显扩张,肾血流量增多,肾小球滤过率升高。
3、肾功能的变化: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在怀孕第一个月就开始出现,怀孕4~5个月的时候达到高峰,比基础值增加40~50%,随后慢慢下降。
正因为肾脏血流明显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我们会看到血肌酐值下降,比普通女性的正常值降低35umol/l左右。
因此,怀孕期间的正常值和正常女性的正常值有所变化,怀孕女性的正常值为35~70umol/l。
二、
孕期做好随访
怀孕对于普通女性来说是一件有风险的事,特别是现在晚婚晚育人群较多,使得孕期出现相关疾病合并症的概率增大。
对于肾病患者更是如此,如果想要怀孕,可以咨询自己的医生可否怀孕,如果具备怀孕条件,且想要孩子,尽早提上日程,不要拖太久,高龄产妇的风险本身就比适龄女性的风险要大。
孕期除了要遵循产科相关的随访检查,肾脏相关的几个指标:肌酐、尿蛋白、血压也需要1~2个月进行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