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肾上线的小伙伴都知道,有一种虾我们反对肾友吃,那就是:
小龙虾
反对肾友吃小龙虾,是因为不少人吃小龙虾会产生一种叫“横纹肌溶解”的疾病,这种疾病会导致急性肾衰竭的发生。发生率虽然不高,但原因至今也没调查清楚,对已有肾病患者而言,就因为吃一点小龙虾,不明不白让已经受伤的肾宝宝再陷于危险境地,实在很不值得。
前不久,澎湃新闻又报道了几例食客吃小龙虾后,出现横纹肌溶解。
但,除了小龙虾这个品种不建议吃,对于下面↓↓这种普通的,大家常吃的虾,可以吃吗?
可以吃!
不是说虾是发的吗?
“发物”一词,更多代表的是一个民间定义,而不是一个有科学依据的医学名词。
在以前,我们祖辈们之所以会把一些食物定义为“发物”,主要是这两方面考虑:
一方面是来源于一些人平时见到的现象,总结为经验。但实际情况是只可能对于小部分人而言的“正确的经验”,对其他大部分人而言,是“错误的经验”。
打个比方,一些人因为吃某类食物过敏,过敏引起疾病加重,对这部分人而言,这类食物就不能吃。但这样的“经验”于其他大部分对这样食物不过敏的人而言,却没有意义。
有人吃虾会产生过敏反应,这部分人避开不吃就可以了,这不代表其他人都不能吃。
另一方面,是由于早先时候,我们的祖辈们经济条件、卫生条件都比较差,一些食物,容易有寄生虫和细菌污染,出于安全考虑,把这些食物打入“冷宫”。
但我们现在的经济卫生条件已经改善了许多,只要食物新鲜卫生,又经过煮熟以后,并不会有问题。
也就是说,把一些食物定义为“发物”,是咱们祖辈根据当时的经济条件、地域因素、和局限的认知下,总结的对食物的经验,但并不一定是正确的经验。
如果对虾过敏,那就不要吃!
如果虾没煮熟、不干净、不卫生,那就不要吃!
但如果对虾不过敏,也能保证是煮熟且干净卫生的,肾友们也可以享用!
最怕患者因为说这个也发,那个也发,在食物选择上,这也不吃那也不吃,日常的基本营养都不保证,结果病不但没养好,身体体质反而弄得更糟糕。
虾的营养价值比猪牛羊高
在营养学中,地上四条腿跑的猪牛羊肉,营养价值没有水里游的鱼和虾营养价值高。尽管都是动物性食物,大部分营养成分不相上下,但在脂肪含量上差异很大。
像猪肉的脂肪含量约为30%,而虾的脂肪含量却只有1~2%左右,而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富含DHA、EPA,这对预防血脂异常和心血管病都有一定的作用。
因此,肾友们平时吃肉食,如果适当吃一点虾,时不时代替一下猪肉,其实是不错的选择。
那吃多少是合适的?
虾的优质蛋白质含量非常丰富。
而我们都知道,肾病患者不能吃太多蛋白质高的食物,需要懂得适可而止。那么,肾友如果吃,一次吃多少虾是合适的呢?
(该图截取自2002年版中国食物成分表)
根据食物成分表,我们为大家计算了一下:
50g虾(1两),约个头中等、和大的虾2~3只,它们提供的蛋白质,约等于1两肉提供的蛋白质含量,均为9g优质蛋白。
对于肾功能不全、肾衰竭未透析的肾友,总蛋白质一天要控制在0.6~0.8g/kg/天(假如标准体重50公斤,那么蛋白质一天吃30-40g),需要比肾功能正常更为严格地控制蛋白质,那么一次吃2~3只虾就可以了。
如果今天既喝了250ml牛奶(8g优质蛋白质),又吃了鸡蛋(7g优质蛋白),那么还吃了2~3只虾(9g优质蛋白),那么本来可以吃的1~2两瘦肉,就得少吃了,把蛋白质替换回来。
对于肾功能正常的肾友,蛋白质要求宽泛一点(1g/kg/天),一次2~3只更没什么问题,不会超标。
烹饪方法建议白灼
虽然油焖大虾、香辣虾、怪味虾、辣酱虾这些口味都很好吃,但肾上线希望小伙伴们烹饪方式选择白灼虾(清蒸虾)最好,这样不但口味清淡更适合我们肾友,也能吃到虾的鲜味,且更容易发现虾是否新鲜干净。
您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该如何理解优质低蛋白饮食?
肾友们,我们共同“抵制”小龙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