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该不该做肾穿刺、什么时候适合做肾穿刺,大部分患者都抱有深深的疑虑,毕竟肾穿刺是一种创伤性检查,完全不同于普通的血尿常规。
先来看下肾穿刺,肾穿刺就是利用刺针从肾脏取出一小部分进行检查,从而确定患者的病理类型和分期,从而能够有针对性的用药。
再看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3.5g是什么情况。通常来说这已经是大量蛋白尿了,一般我们会为它起个很霸气的名字——肾病综合征。但这却不是一个疾病,而是一类的疾病,包括微小病变、轻度系膜增生、膜性肾病、膜增生性肾炎、局灶节段硬化等多种病理类型。
看起来,定量大于3.5g就做肾穿刺挺对的,正好可以检查出是什么病理类型,这样就能针对治疗了。然而,我们好像忽略了点什么?
我们做肾穿刺是为了什么?明确病理类型吗?不,我们是为了治病。
其实有些病很简单,用完药物很快就能控制住,另外一些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先期治疗,也能够修改方案进行治疗,而且效果还不错。这个时候我们为什么要做肾穿刺?
如果没有做这些早期治疗直接做肾穿刺,如果穿刺出问题就得不偿失了,毕竟穿刺还是有一定风险的。
那么重点来了,什么时候应该做肾穿刺呢?
①、如果一些急性的病情进展速度比较快,比如说突然出现了不明原因的肾衰竭或其他严重症状;
②、医生考虑的病理类型和患者的临床表现不相符,简单来说就是按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应该是好转,但是患者的实际病情却不是这样。
实际治疗中更多的可能是第二种情况,但这时候经常受限于医院、医生的水平,所以一定要找一个专业的医院进行治疗。
对于肾穿刺,不必过多推崇,也不宜过度排斥,根据自己的病情正确选择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