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肾病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尿毒症,已患有肾病的人们,时时刻刻处在惊慌之中,就害怕哪一天不小心到尿毒症了。但事实已经证明,通过目前已有的医疗手段,我们绝大部分的慢性肾病患者并不会走入终末期肾衰竭(尿毒症),而是保持肾功能长期稳定。
每位患者都想有一个好的治疗结果,那你必须要做好这四点,看你做到了吗?
早发现、早治疗
有患者问了,我要是早发现了,就不会到尿毒症了吗?不一定。但肯定的是治疗的结局是不一样的。
可以想象如果在肾病初期,肾脏功能还没受到损害,只是有一些症状,就去治疗了,在消除症状的同时或许可以保障肾功能避免受到损害。但如果是到尿毒症期才发现,开始治疗,此时肾脏功能已严重受损,而且还伴有各种并发症,随时都有危险,这时候的治疗效果往往达不到患者的期望。
足够重视自己的病
与第一点的情况相反,很多患者虽然发现了身体异常,但觉得不痛不痒的,也不影响生活也就没想着要马上去治。
在得病后,有句话总结得好,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既不过度焦虑,但又积极面对。可是有的患者刚刚相反,心理是重视了,提起肾病来比谁都害怕,但是在行动上却麻痹自己,既不复诊,生活中一些需要改变的坏习惯也依旧我行我素,这样的重视就相当于没重视。
接受规范的肾病诊疗
有不少病友会出现“病急乱投医”的情况,正好中了骗子的圈套,主要原因一是对肾病不了解,对自己的病情更不了解,二是以为看到了治疗的“希望”。
肾友们要明白的是,治疗是我们看病的中心环节,这一决定选错了,直接关系着病情的发展结局。这里提醒肾病患者一定要选择正规的专科医院和医生,不要偏听偏信,相信大家有这样的分辨能力。
坚持定期复诊
比起患者刚刚治疗时的病情,医生往往更重视患者的长期的治疗效果和定期复诊时的反应,这更能体现出患者以后病情的发展情况。
一个病情重的可以通过合理管理成功“逆袭”,病情轻的也可以通过不断“作死”,导致病情加重。以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为例,事实证明,如果长时间保持在0.5g以下,患者的肾功能及各方面情况相对来说都会比较稳定;相反,虽然一开始尿蛋白定量不高,但是如果不注意坚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用药等方面,后期病情的维持就很不利,甚至出现加重的情况。
慢性肾病是一个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把身体健康当成一份事业一样持续投资,这样才能笑到最后。
肾病如何发展与自身管理是分不开的,肾病朋友们知道该怎么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