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一低”要注意!
肾病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三高一低”:
三高:
大量蛋白尿(尿蛋白量≥3.5克/天)。
高度水肿(可出现眼睑,双下肢水肿,甚至胸水腹水)
高脂血症
一低:低白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0克/升)。
其中必须具备前两条才能诊断此病
肿么了?肿了!
水肿—肾病综合征最常见、最突出症状
开始于颜面部,逐渐波及双下肢及全身。
严重者出现眼睑高度水肿,无法睁眼。
四肢皮肤紧绷,薄而透亮,扎针或破损的地方渗水。
男性患者阴囊肿的跟球一样。
出现胸水腹水,导致腹胀,胃口差,胸闷气短。
三高一低,源自何来?
大量蛋白尿
发生病变时,像栅栏一样的肾小球滤过膜遭到破坏,白蛋白从尿中漏出。
血浆白蛋白降低
大量白蛋白从尿中漏出,摄入蛋白少,吸收不良都会加重低蛋白血症。
水肿
白蛋白在人体内像一块吸水海绵,将水分牢牢吸附在血管里,当大量蛋白尿漏出导致白蛋白降低,水分从血管进入组织间隙,因此会出现眼睑及双下肢水肿。
高脂血症
这与低蛋白血症是肝脏代偿性的合成脂蛋白增加及脂蛋白分解减弱有关。
为什么我爱生病?
为什么肾病综合征易发感染?
低蛋白血症及营养不良导致患者抵抗力下降。
从尿中丢失某些免疫球蛋白,引起免疫功能紊乱。
应用糖皮质激素和一些免疫抑制药物治疗,以至免疫力下降。
最常见呼吸道感染:咳嗽咳痰、甚至呼吸困难
泌尿和皮肤组织感染:尿频、尿急、尿痛和局部皮肤红肿热痛
还有各种“紊乱
长期低蛋白血症可导致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
与金属结合的蛋白丢失可使微量元素(铁、铜、锌等)的缺乏,也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与内分泌激素结合的蛋白不足可以诱发内分泌紊乱。
药物结合蛋白可以影响某些药物的代谢,影响药效的发挥。
高脂血症增加血液粘稠度,促进血栓和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日常护理很重要
调节好休息与活动
有严重水肿、低蛋白血症应卧床休息为主,待水肿消退,体力好转后下床活动。卧床有助于增加肾血流量,有利于利尿,病减少与外界的接触的交叉感染。
保持适度的床上和床旁活动,防止肢体血栓形成。症状缓解后,避免剧烈运动,如打球踢球。
避免皮肤受损。
心里护理
家人帮助缓解恐惧、烦躁、担忧的心理障碍。
帮助树立信心,坚持长期治疗。
相信患者各种不适,积极查找原因,解决问题。
鼓励患者自理。
日常护理
眼睑水肿应抬高枕头,严重水肿应经常变换体位,胸腔积液宜半卧位。
营养治疗很关键
低钠摄入,一天食盐量不宜超过3克。
摄入正常量的优质蛋白(如鸡鸭鱼蛋每天0.8~1克/公斤体重),出现慢性肾脏功能损伤减少蛋白摄入每天0.6~0.8克/公斤体重并补充酮酸(如开同)。
限制脂肪摄入,包括肥肉,动物内脏,含胆固醇高的食物。
补充微量元素,如钙镁铁锌鼓励进食含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蔬菜、水果、杂粮。
肾病综合征治疗
目前国际公认的治疗应该是抑制免疫与炎症反应的药物为主。即激素加免疫抑制剂。
一般治疗,对症治疗,中药不能替代激素治疗。
切忌有病乱投医,听信虚假广告,贻误病情,人才两空。